曹静茹:40年,感恩与奋斗并存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进组织”从“文化大革命”的沉睡中苏醒了,而我也跟着来到这个世界。从此,我活在祖国的温暖的怀抱里,活在民进前辈们的丰功伟绩下,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悄然成长。40年不多,却让我真切感受“民进”给中国教育带来的震撼!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9月10日为教师节,这对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是个巨大鼓舞。这个节日的确立,经历了整整5年:1981年在全国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民进的17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的党派提案。1983年,在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民进19位政协委员再次联名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提案最终得到当时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得以实现。
记得,我学前班的班主任在1986年9月10日,也就是我刚入学的第二个星期,给我们表演了一首“我爱北京天安门”,那亮丽的舞姿、悦耳的歌声和灿烂的笑容,至今难忘。当我们围着老师跟着跳的时候,老师还说了声“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一班人便开心地笑起来,虽然当时不知道老师高兴的理由,但能与老师分享快乐,便倍感精神!从此,我便觉得老师是个会传递知识和快乐的人,是让我乐意去亲近的人。“亲其师,信其道”,我用尊敬对待每位为我“传道受业解惑”的恩师,哼着《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给老师制作贺卡,庆贺着每个感人的“教师节”。
1998年高考,我顺利地进入广州师范学院,为实现自己一直向往的理想职业迈进了一大步,在家人担忧着学费的同时,我再一次感受到国家教育政策的优厚,因为我享受到免费读师范政策,整整两年的师范培训,我怀着感恩完成学业,胸有抱负,总希望能回报国家和社会,用自己的干劲培育好祖国的花苗。
2000年,我光荣的成为了老师,在美丽的家乡里,享受着被民进前辈们推进的整整1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保护,兢兢业业地为学校教育付出汗水。当我拿着迁移户口的证明时,心底里满是无言的感激,我终于冲出了农田,成为“工人”性质,为实现父母的期望,为对国家多做有用的贡献而感到骄傲!
从教18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前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的与教育有关法律的颁布、实施、完善,我切切实实感受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促进教育发展所做的努力。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了到农村的每个孩子,保障再没有因为家境困难而辍学的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积分入学待遇,不用再为子女的学习问题而害怕影响工作稳定;学期教育向“义务教育”靠近,公办幼儿园每年以翻倍速度增长;职业中学的免费招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和规划未来职业的选择……
40年,我的人生有了另一个舞台,光荣地加入了民进,成为了民进人,传承着民进人的爱国情怀。民进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从解放初期到现在从未减退。民进的创始人之一马叙伦先生就担任过共和国的第一任教育部长和高教部长,为新中国的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民进中央主席、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和民进中央常委张承先先生又先后担任教育部副部长,直接参与了国家教育决策与教育管理工作。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周建人、叶圣陶、冰心等民进老一辈领导人就多次撰写文章、发表谈话,呼吁和倡导在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时至今天,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依然鼓励着民进人要在参与教育立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等方面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对教育的贡献是微薄的,但作为一名民进人,我的意志是坚强的,因为感恩着自己曾获得的一切,所以立志要为“赠与别人更好的教育”而贡献着力量。
40年,我扬帆起航,与“民进”一同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迈向更美好的明天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