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云:我在东莞寻梦
值此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时常有人问我,你在东莞做什么?我会潜意识地回答:“寻梦!”
——题记
我成了职场白领
说起来很遗憾,我出生在湘西南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打出生开始到读高中,一年到头,很难吃饱肚子,更别说吃上可口的饭菜。在记忆中,我小时候长得特别瘦,皮包骨头,犹如芦柴棒。村里的小伙伴便叫我“猴子”。到我结婚时,也不足九十斤。不是开玩笑,如果风吹大一点,可能被刮走。
对农村的孩子来说,改变命运无非两条路,一是当兵,二是读书。当兵,我不可能,个子不高,骨瘦如柴,怎么能过体检关?剩下只有读书这座独木桥可走。读初中时,我期望考上中专,纵使毕业考试的文章成了湖南省的优秀范文,但仍以微弱的分数与师范学校失之交臂。也想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可老天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跟我开玩笑。三次高考,均以失败告终。
到22岁时,面对贫徒四壁的家,我只得选择南下打工。开始在广州,捣过水泥,干过搬运,睡过鸭棚,在街头流浪过,也与小偷同居……混了大半年,才在东圃棠下一家电器厂找了一份临时工。每天工资12元,加班1小时1元,扣除生活费、住宿费及其他五花八门的管理费,一个月能剩下100元,就算是巨款了。为了不让自己挨饿,也为不让父亲彷徨,纵使经常有工友欺负我,我也忍受耻辱,坚持干了三年。
2001年,听说西部大开发,湖南机会大把,我也赶去长沙凑热闹。到了长沙,才知道,省会城市,那么多的大学生要找工作,而且正值下岗分流高峰,我一个高中毕业生,没文凭,没学历,没经验,没技术,谁要呢?直到年底,快离开长沙时,才在湖南省人才市场《人才信息报》找到一份广告业务兼编辑记者的工作,没有底薪,全靠业务提成养活自己。
走在人潮汹涌的火车站,我有一种极其失落与迷茫的感觉,感觉长沙这个城市不适合自己,得再次南下,到南方寻找自己的梦想。
2002年元旦,通过南方人才市场,我来到东莞一家台资企业做品质课长,后升任品质主管。其实来东莞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持有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证书,而且懂电脑懂管理会写作,毫无悬念,一眼就被招聘人员相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