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艺苑  >  文学  >  纪念改革开放40年

白福宝:无愧于过去的光荣,无负于今天的时代

发布时间:2018-11-07  来源:民进安徽省委会

放大

缩小

  1978年,中国共产党确立改革开放的方针,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也极大地激活了民主党派的生命力。借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各民主党派开始了正规化的组织建设和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也是民进安徽省委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重要发展历程。安徽民进组织始建于1981年。此前仅有分散于合肥、安庆、芜湖、淮南市以及绩溪、庐江、望江三县的18位50年代入会的老会员。他们于建国后的不同时期相继从北京、上海、武汉、杭州等地支援、下放、退休来到安徽,后被会员们尊称为安徽民进的“十八老”。

  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走进了安徽民进“十八老”之一张鸿奎老先生的家,与张老一同感受改革开放的变迁和安徽民进的发展历程。“加入民进是我无悔的选择,民进教我做人,促我成长,我热爱民进,组织开展活动,只要身体许可,我都积极参加,我始终以民进人而感到光荣。”已经94岁高龄的张老在我们落座后这样说道。

  1953年,时仅29岁的张鸿奎便加入了民进,与民进主要创始人马叙伦、周建人、叶圣陶共事多年,并和雷洁琼主席在民进工作中经常接触,耳濡目染,深受民进老一辈人的熏陶。张老回忆说,“有一次中央民进召开组织会,时任民进中央主席的马老由于有病在身,不能开口讲话,但马老坚持要到会场和同志们交流,秘书用轮椅将马老推到现场,由秘书代言,马老情系民进、重视统战工作的精神深深鼓舞了我。”

  上世纪80年代初,在筹备成立民进安徽省委员会的工作过程中,年近60岁的张老事必躬亲,骑自行车到本地的会员家和会员谈心已是家常便饭,也时常乘坐长途公共汽车到各市县,一去就是两三天,联系会员促谈思想工作,对会员进行考察,积极推动各市级民进组织的发展,并和省委统战部交换意见。

  “安徽民进第一代人秉承和发扬了老一辈民进人的光荣传统和朴实的工作作风,虽然当初的办公条件艰苦,但改革开放焕发了民主党派的青春,我们依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加快安徽民进的前进步伐,努力增强组织活力和凝聚力,认真履行参政党的职责,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民进安徽省第一届委员会秘书长、第二届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张老回忆起这些往事,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民进主要创始人、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雷洁琼曾在1990年6月为张老题字“忠于职守为人民服务”。虽然现在已经离休多年,但张老依然情系民进,始终不忘履行会员义务,把对组织的热爱转化为行动,每次民进召开组织会议,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张老都亲自参加,听取意见。

  2016年4月26日,安徽省民进省直第一期新会员训练营报告会在合肥举办,我作为新会员聆听了张老口述民进会史,至今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现在的民进会员大部分是各方面的知识分子,有大批科技人才、专家学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应该以自己的贡献去继续、发展民进的传统,为组织加力。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生命线,作为民主党派,要更有责任感、使命感去发出自己的声音,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张老仍不忘寄语新时代年轻会员,“作为民进会员,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并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提出对党和国家有用的政策性建议,为民进增光添彩。”

  老一辈民进人爱国爱会爱民的情怀,是对新会员最深的教育和最大的鞭策。老会员口述会史的活动,也得到了民进中央的高度肯定。加入民进,首先要爱会,才会有责任感,才能有所作为,要让民进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民进主要创始人、曾任民进中央副主席赵朴初先生曾满怀激情地说:“我们应当无愧于过去的光荣,我们应当无愧于今天的时代。”“我是一名光荣的民进人,希望你们能够继承和弘扬民进的优良传统——‘爱国、民主、团结、求实,立会为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作新贡献,书写民进光辉历史的新篇章!”在本次采访的最后,张老希望我们牢记民进传统和使命,履职尽责。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改革开放以来,安徽民进从“十八老”发展到现在的4000多名会员,队伍不断壮大,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

作者:白福宝     责任编辑: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