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艺苑  >  文学  >  纪念改革开放40年

卢 勇:中华文化艺术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18-11-07  来源:民进浙江省委会

放大

缩小

  上个世纪70年代末,美术学院恢复招生,我有幸在浙江美术学院进行学习,聆听老一辈艺术教育家的谆谆教诲,今天我依然置身于热爱的艺术教育行业,亲历这一段艺术教育继承与创新,守旧与突破,徘徊与飞跃的时代历程。

  改革开放之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蓬勃推进,更多的世界艺术门类及教育理念被吸纳到传统艺术教育之中,艺术创作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融合,为艺术教育提供了多种思维与行为的可能。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在学习、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同时,对于西方艺术进行充分地学习和理解,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规律和时代的需要。艺术的创作不仅要融合世界文化,也要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这也是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艺术教育也经历了从纯艺术向应用艺术、人文艺术的转变。改革开放初期,传统的中国文化最被热捧,例如传统的中国画等专业,教学主要是以技术的传承为主。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文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日益增加,如何把当代文化中的人文情怀、现实体验和商品经济的实用性相结合,成了艺术教育发展的新思路,现在艺术教育门类繁多,各个艺术院校开展了动漫、设计、服装等专业,倍受学生青睐。教学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使得艺术教育更多元、更立体,从原本单纯的技艺传授到如今更多地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艺术鉴赏力、判断力,更加注重艺术的文化性和独特性地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能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受转化成形式的能力,都有独立的精神感悟。

  从业的几十年也是感受着改革开放发展变化的几十年,越来越多的新方式仍在改变着艺术教育的模式。党的十九大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艺术教育的发展彰显了改革开放后的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体现。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我的初心就是把对美的追求融入到对人民的情感当中来,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中去。如何更好地实现文化融合,实现坚持传统和创新两端深入,使得新一代艺术创作者在发展中巩固中国艺术优秀文化传统,拓展中国艺术价值重构,在艺术教育中构建中国文化建设特有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我作为一个艺术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当。

作者:卢 勇     责任编辑: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