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旭初:跟随时代前行
40年,对历史来说,只是一瞬间,对于个人来说,却是半辈子。在这40年间,我既从事教育,又参政议政。
我看到了我所在的学校不断发展,成绩喜人。学校规模日益扩大,近几年陆续创办了好几所分校,在“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做出了贡献。学生在国内、国际多项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为学校、为国家增了光、添了彩。各学科教学也在探索中不断改进,受到社会好评。今年又喜迎建校130周年盛典,百年老校,焕发青春。作为执教51年的老教师,我为自己是金陵中学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我看到了我所在的中国民主促进会南京市委会有了新姿态、新作为。近几年,市委会领导不辞劳苦,先后几次带领人赴贵州赠书籍、送用品、开讲座、献爱心,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热烈欢迎。40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地区差别依然存在。身处发达地区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贫困地区的学校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民进还派我多次赴南京郊县和苏北地区的部分学校,分别为师生开专题讲座,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把我编写的《高中作文十五讲》印成书赠送给各校语文老师。此类“服务基层”的工作从未间断。我为自己是民进的一名成员而感到自豪。
我更看到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他们让我尊敬,令我感佩。我先后担任南京市、江苏省政协委员12年。在此期间,我在参政议政过程中经历了不少令我难忘的事情——
2001年,我就拆迁、房价、城市规划、舆论监督、学校评级、反腐倡廉等十个问题,给时任江苏省纪委书记、江苏省政协主席曹克明写信,实话实说发表了我的看法。我利用参加省政协迎春联欢会的机会,直接把信交到他手里。隔了一天,他就打电话到我办公室,说收到信的当晚就把我的信看了两遍,并说要把它交省政协党组成员传阅。他欢迎我对政协工作及时提出批评,并希望我继续反映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有事可直接找他。办公室的一位老师知道是曹克明给我打电话后说:“曹书记亲自给一名政协委员打电话,了不起!再说,收到信后只隔了一天就回答你的问题,现在像这样雷厉风行的领导不多了。”是啊,对这样的纪委书记,我深表敬意!
2006年,面对南京“老城南”23条街巷的大规模拆迁,我给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写信。我在信中简要论述了“老城南”的历史价值后说:从某种角度看,能否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往往决定了地方官能否名垂青史。希望罗书记科学规划,妥善保护好“老城南”,否则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他及时在我的信上作了批示,并责成“老城南”所在的秦淮区区长接待我,听取我的意见。区长向我介绍了改造“老城南”的详细计划,并陪同我察看了拆迁现场。旧城改造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可能因我提了意见就轻易作出重大改变,但市委书记及时听取意见的虚心态度,还是很令我感动的。
2014年,缪瑞林任南京市长,在他上任一个月后,我在给他的信中提了如下建议:“不宜大拆大建,不宜再铺摊子,上大项目、搞大工程务必慎重。把现在的成果巩固好,把各类关系协调好,就很不错。”我说,老百姓最关心的是空气、水质、收入、物价和交通,同时也很关心南京的文化和绿化。我请他多作调研,多听民声,“少轻易表态,少提新口号,一切以稳妥和谐为好”。在同年三月的全国“两会”期间,他在接受江苏记者采访时,提到了我给他写信的事。他说我的信写得很好,提醒非常中肯,“说到我的心坎上了”。他表示一定会保护好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好南京的法国梧桐树,并增加绿色覆盖率。记者回南京后,把这一切转告了我。我对市长的答复很满意,心里非常高兴。
作为一名民主党派的成员,能与这些共产党人相互对话,实在是件十分愉快的事情。这是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美好体现。我相信,这条路会越走越宽广,因为双方的前提是共同的,那就是彼此信任;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为民谋福。我为自己能跟值得我敬佩的共产党人交朋友而感到光荣。
再从大的方面看:40年风雨兼程,发展速度令人惊叹;40年开拓进取,建设成果举世瞩目。这使我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了更深的理解。没有“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有大胆的创新;没有“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切实的进步。在前进的路上,我们还有很多的困难要克服,还有不少难题要解决,但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民为本,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前景是绝对美好的。
改革开放开阔了我的视野,激发了我的活力,使我跟随时代大潮不断前行。我对自己提出要求:不吹牛皮,不拍马屁,认认真真教书,老老实实做人,不违背良心,不虚度年华。40年来,我坚持这么做,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在参政议政过程中我要求自己:不了解的事不说,说不清的事不说,不合法律法规的事不说,只说自己了解而能说清的事,在此前提下积极建言献策。40年来,我坚持这么做,为促进社会的民主和法治,献出了一份微薄的力量。
我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虽已77岁,但仍愿以余生之力,做点实事,以不枉此生。
作者:喻旭初(特级教师,民进南京市委原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