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我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弹指一挥40年,40年的风雨历程,虽路途艰辛,但硕果累累。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中国科技也飞速发展,制造业正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国际地位重回高峰,外交成绩斐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改革从城市到农村、从东部到西部、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这些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来之不易,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改革开放这场波澜壮阔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
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我父母的脑海里还留存着计划经济的烙印,什么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火柴票等具有浓郁计划经济特征的产物我有幸见识过。那时候流行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保证买到商品,但是,老百姓手里也确实没有钱,一亩三分地,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也没有别的收入。但是,在父母的心里总是盼望着有一天能见到市场放开的情景,购买物品不再受票据的束缚。
进入80年代中后期,计划经济的影子已经消失,市场经济的氛围逐渐盛行,商店里的商品逐渐丰盛,但依然是凭“票”购物,只不过这时的“票”不再是那些花花绿绿的粮票、油票,而是实实在在的钞票。但总体来说还是相对落后,记得那时候如果谁家有了电视,那这户人家就如同天天在放 ,有时几十人围着一个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看的不亦乐乎,“凤凰”牌自行车也是当时人们炫耀的一种象征。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改革的春风再次唱响了全国的号角; 1997年,香港成功回归祖国怀抱的中华盛世;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在统一大业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祖国大地欢庆鼓舞的激动场面。神舟系列飞船实现了发射、空间出舱活动以及空间科学试验等重大突破,特别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九号、十号飞船顺利载人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首发;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蝉联世界超算冠军……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井喷式”爆发,见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中国人民正在走向富裕,中华民族必将走向强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发展,我所在的张家港市在我小时候就有“小香港”的美誉,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的面貌日新月异,一座座新建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车流不息,路宽了,树多了,城靓了。如今,走进暨阳湖公园、梁丰生态园,湖泊碧波荡漾,湖水映蓝天,天水一色,绿树花海,充分展示着历史文化名城与生态之城相结合的城市个性魅力。站在高处远眺,美丽的张家港城区仿佛一轴舒展的风景长卷,雕梁画柱,古色古香;长廊回旋,小桥流水;相和相谐,辉映成景…… 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令人赞叹。从住平房到住高层单元楼,从无产到有产;遍布大街小巷的餐饮美食、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穿着光鲜亮丽、款式多变服饰的人们,出行方式也多样便捷了。每天晚上的各个广场,男女老少一群人和着音乐翩翩起舞,曼妙的舞姿,洋溢的笑容,把人带到一个诗一般的美妙世界,这一切似乎都在告诉人们:生活是甜蜜的!
记得有句俗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谓的梦想就是期望与现实的结合。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生在了这个追梦的年代,并能将梦很快的转化为了现实,同时我有幸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我感觉很自豪,是时代的发展给了我梦想成真的机会,是梦想推动了时代的进步。现在我依然有个梦,梦想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升,让所有中国人都圆了“住房梦”,住上宽敞舒适的房子,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真正实现习总书记倡导的“中国梦”。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鼓舞着每一个人。我们要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继续书写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