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艺苑  >  文学  >  纪念改革开放40年

康诗俊:乡村变了样

发布时间:2018-11-08  来源:民进江西省委会

放大

缩小

  神州大地,形形色色的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上,生成了大大小小的乡村屋场。人们在此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满心的喜悦。在这宝贵的土地啊,燃烧着激情,放飞了梦想,一代又一代,人们奋斗不已。

  改革开放前,农业生产是以粮食生产为纲,即以粮食生产为任务、中心。那个时候一个县、一个乡镇要有多少亩田生产粮食,每年生产多少粮食,上交多少给国家收购是有指标的。贫穷、落后,成了乡村的代名词。

  1978年的改革开放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激发了亿万农民的激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应运而生。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取消了粮食征购任务,这标志着以粮为纲的农业生产模式彻底消失,也意味着农民不再按照集体(生产队)的要求种粮食,可以自己选择种经济作物,什么赚钱种什么,农村开始包产到户,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历史的车轮向前进,改革的步伐不停息。农民由下地干活全靠人力或者牲畜,逐渐发展到如今的专业化、机械化的播种、施肥、收割等农作方式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并且给农民朋友带来了巨大方便和实惠,干活也轻松了。

  到2002年,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兴起。乡村的大量土地得到普遍种植避免闲置,还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产量、降低运营成本,部分没劳力的农民也能有经济收入,有剩余劳动力的则可以到城里打工赚取收入。

  2006年,国家正式取消延续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这项传统税收的终结减少了农民的负担,直接惠及9亿农民,是中国农村体制改革的一个里程碑。取消农业税之后,生产所得百分百是自己的,农民的积极性更高了,心思也更开阔起来,开始种植高山蔬菜等经济作物。

  正是有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的农村农业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如今,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可以进行农家乐、休闲农场、合作社建设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风生水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吹响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号角,农业农村现代化定能如期实现。美丽、富饶,逐渐成为乡村的名片。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神奇的土地上,美丽的乡村中,勤劳的人民赓续着祖祖辈辈的希望。

作者:康诗俊     责任编辑: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