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艺苑  >  文学  >  纪念改革开放40年

黄雪峰:改革开放40年 赣南老区换新颜

——赣南感恩奋进努力开创新时代统战工作有感

发布时间:2018-11-08  来源:民进江西省委会

放大

缩小

  “哎呀嘞……砍柴全靠好镰刀,撑船全靠好竹篙,幸福全靠习大大,同志哥,党的恩情比山高!”

  这是一首新编山歌,出自著名的“山歌之乡”兴国县。像这样的新编山歌还有不少,并在赣南大地传唱。这些山歌,表达了赣南人民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由衷赞美、对共产党的深深感激、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无限拥戴!

  从羊肠小道到康庄大道,从透风漏雨的土坯房到亮堂结实的红砖房,从煤油灯的黯淡到城乡处处灯火通明……赣南老表动情地说:“当年,毛主席领导大家打土豪、分田地,让我们当家做了主人;今天,习总书记关心赣南发展,让我们住上了好房子、用上了稳压电、喝上了洁净水……”

  今天的赣南,正致力于打造革命老区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不移跟党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红色样板。

  历史曾如此青睐这个叫赣南的地方。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赣南瑞金宣告成立。2011年11月,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深刻阐明了这个共和国的伟大历史意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是我们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为我们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建设以及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我们今天诸多伟大事业的源头,都始于这片红土地。

  2011年2月4日,习近平同志就改善赣南老区红军遗属生活状况作出重要批示,民政部专门派出调查组。很快,中央下拨13.17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赣南红军遗属生活困难和土坯房改造,令赣南红军遗属深深感动。

  2011年11月4日,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出席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原中央苏区光辉灿烂的历史,从中央层面首次提出和科学阐释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苏区精神前承井冈山精神,后启长征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精神链条不可或缺的一环,成为永远高扬在赣南儿女心中的旗帜。

  2011年12月31日,在有关赣南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上,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赣南苏区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体,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由于种种原因,赣南苏区目前经济发展依然滞后,人民生活依然比较困难。如何进一步帮助和支持赣南苏区发展,使这里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使苏区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应当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一年之内,三度深情关注赣南这片红土地,字里行间,饱含习近平同志对赣南苏区历史贡献的充分肯定,充盈着对赣南人民的深情大爱。这份深情,这种大爱,彰显出一种不忘初心的高瞻远瞩和历史担当。

  大爱之下,赣南“蝶变”由此而生。

  赣州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决不能让老区的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的重要指示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一号工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炳军动情地说:“每次看到烈士纪念碑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我都情不自禁眼睛湿润;每次站在瑞金叶坪红军广场烈士纪念塔前,看到‘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几个大字,心里都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当年革命先辈不惜提着脑袋干革命,就是要让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今天脱贫攻坚不至于有太多的生死考验,只需我们多动情、多出汗、多想办法,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做不好,怎么对得起这些革命先烈!怎么来保证人民群众永远跟党走?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为着摆脱贫困,赣南党员干部“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改作风,提效率”,沉入基层、扑下身子,住在农家、干在村里,融入群众,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结对帮扶困难户,交出了贫困户脱贫摘帽的优异答卷。

  更深刻的变化,还体现在赣州发展理念的不断丰富和提升。围绕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在深刻思考、充分论证的基础上,2015年12月18日,赣州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了“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突出打好六大攻坚战”的实践路径和工作重点。这是赣州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发展形势,思想上深刻自省、行动上高度自觉、内因外因充分结合的结果。赣州人清醒地意识到,要加倍珍惜党中央的关心、习总书记的大爱,任何时候都不能躺在苏区历史的功劳簿上吃老本、睡大觉,要在用好中央支持政策的同时,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激发强大内生动力,自力更生、不等不靠,以自己的勤劳双手改变落后面貌,创造美好新生活。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赣南,始终担负着历史与时代的独特使命,始终承载着党和国家的殷殷重托,始终凝聚着人民领袖的深深关怀。这种关怀、这份大爱,是赣南振兴发展、脱贫奔小康的力量源泉,赣南人民永远铭记!这种关怀、这份大爱,必将温暖大地,透亮岁月,赓续未来!

作者:黄雪峰     责任编辑: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