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岁月如梭,书香满园
——记观澜中学二十年成长
在深圳北部,靠近东莞惠州交界处,有一所特别的学校——深圳市观澜中学。
1999年初到观澜中学,给人感觉是沧桑:站在高大的校门前,正对的是一栋二层的巴洛克式中西合璧的小楼,黄色涂墙,看着非常靓丽,后来知道她悠久的历史,这是学校的主楼了。小楼左手边是一栋六层高的教学楼,白瓷砖造面,没有什么特色,后来知道是96年才建好的。小楼右手边是被拆的建筑垃圾堆,砖瓦水泥缝隙中长出高草,间杂几个生命力旺盛的小榕树,看得出来是楼房推倒后长出来的。操场是正在施工不很平坦的水泥地,广场前面的小河乌黑散发难闻的气味,河边的竹子倒是长势不错,给校园增加了很多生机。初中部每个年级4个教学班,每班约45人,高中部高一、高二年级各4个教学班,每班约30人,高三年级2个教学班,每班约35人。学生的书桌破旧,椅子其实是凳子,没有靠背的四腿方凳,教室里顶棚有12支日光灯,7个吊扇……学校正编教师60多人,7个代课老师,几个工人。
刚到学校不到一个月,一场台风来临,让北方人第一次见识了台风暴雨的可怕,校园前平时浅浅污水河,黄水滚滚,带着哄响和雾气,漫进校园,刚刚垫起来的篮球场被冲出几个深沟,河边竹子冲倒,竹鞭白白的一节一节裸露着。校园宛如被大雨浇过的女孩,让人不忍直视。
这就是改革开放近20年深圳一所农村中学。相对于特区内轰轰烈烈的建设工地和林立的高楼,观澜中学就是乡下朴实的村姑,外面的世界对她没有太大影响,也在那时起,我扎根在这所校园,了解了她的光荣,见证了她的成长。
2000年时的观澜镇,户籍人口1.7万,常住人口17万。从那时起,经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学校也开始一年一变样,五年一大步发展起来。
在镇政府支持下,学校上下努力,首先完成了深圳市一级学校评估,学校教学设备更新了,在废墟上科学实验楼耸立起来,教师经常外出学习培训,教学水平提高了。2005年完成了广东省一级学校评估。2006年高三学生高考176名学生,文化本科上线33人,音体美特色专业本科上线10人。数字虽然很小,但这是观澜中学起飞的开始。
宝剑锋就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批批观中教师,上下团结,努力奋斗,乘改革东风,不断提高学校办学硬件和软件实力,学校由20年前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不足千人,成长为5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200余人的区直属学校。2016年高三521人高考,本科上线375人,本科升学率72.0%;2017年高三501人高考,本科上线370人,上线人370人,本科升学率73.9%;2018年498人高考,上线人数416人,本科升学率83.5%。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观中人就是这样奋斗的。20年时间,对于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够长,黑发霜白。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时间太短。观澜中学经历百年洗礼,正换发勃勃生机。
如今,校园整洁,林荫道旁巨木参天,后山花园鸟语花香。教室里成套的现代化教学媒体设备齐全,书声朗朗。校园艺术团体屡获市、省、国家和国际大奖……
2018年,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时期,观澜中学又进行了新的改扩建规划,将向未来学校进发,为特区改革开放输送更多的人才。
青山不老,绿树常荫,愿观澜中学在经历百年的光阴后,永远成为莘莘学子的殿堂,成为深圳特区建设的人才摇篮。
(作者系民进深圳市龙华基层委员会观澜支部主委,深圳市观澜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