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从党派机关办公环境变迁看改革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翻开了新中国发展史上新的一页,自此中国全面走上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也正因为这一历史性创举,使得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中国整整走过了40年的改革历程,新时代的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的成功案例和参照对象,且不断趋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今的中国,正以更大胸怀、更广视野的全新姿态,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此时,客观理性地认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转变和历史性成就,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再创中国伟大辉煌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国家经济在四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四十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延安民主党派机关办公环境的变化也是延安4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
1985年12月5日民进延安市联合支部成立,开启了在革命圣地始有民主党派组织的新局面。《人民政协报》以《陕北高原上一面红旗》为题作了专题报道。1988年11月28日,中国民主促进会延安市委会(现民进宝塔区委)成立。11月29日起启用新印章,并开始在延安市西沟224号二楼对外办公。当时房间是租的,那时延安的民主党派成立市委会的只有民进一家。经费尚未列入预算,没有经费,空荡荡地办公室只有延安行暑对台办赠送的一张旧桌子和两把旧折叠椅。1989年,市委会搬到了宝塔区服装大楼五楼办公,我也从师范毕业,分配在民进机关上班。办公室虽然是租的,但是购置了崭新的办公桌椅和一辆28自行车,安装了办公室电话。后来有了一台从延安大学退下来的排字打字机,简报也都是油墨印刷。办公室已初具规模。
90年代,党派机关因为楼房拆迁,又相继搬迁到宝塔区七里铺供销大厦、北关机械厂和宝塔区政协楼。办公条件越来越好。
2000年7月21日,民进延安市委会成立。机关办公在延安市政府东楼,改变了党派机关租房办公的历史。我从宝塔区委调到了市委会机关。办公室也逐步配置了台式电脑、打印机、笔记本电脑和办公用车。2016年5月27日,市级5个民主党派机关和中共延安市委、市政府一起搬到延安新区为民服务中心4号楼办公,开启了民主党派机关发展的新篇章。
三十多年间民主党派机关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良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一段段旧貌换新颜的壮阔历程,一个个史诗般进步的发展奇迹,有力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今天,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又一次走到了历史关口。经济特区如何办得更好、办出水平,继续当好开路先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如何打赢,阻碍发展的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怎样革除?如何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毫无疑问,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但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拿出敢为天下先的胆魄,永葆“杀出一条血路”的闯劲,争当开拓者、实干家,就一定能让改革造就新气象、开放带来新活力,让发展打开新空间,让我们赢得“下一个40年”。
2019年,是我们伟大母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的日子。7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40年的改革成果惠及了每个人的生活。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对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不断在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的进展。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激荡百年的民族复兴梦想必将一步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作者系民进延安市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