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虎:不忘初心携手行,同心同向谱新篇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2018年是改革开放走过的第四十个春秋,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回望来时路,从昔日百业待兴到今朝震惊世界,中国人民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旗帜、以改革开放为羽翼,推动“中国号”巨轮一路破浪乘风,高歌猛进,书写了中华民族厚重而又辉煌的奋斗史。
改革开放风雨征程四十年所取得的成绩不仅仅是一串串排列整齐的数字,更是融入和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这项决策的高瞻远瞩。仅仅从和人民群众生活紧密联系的交通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今天的中国,高铁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出行的首选,对于我们来说,高铁进入我们的生活仿佛一夜之间。到2017年底,从寒带到热带、从零下40度到到零上40度、从沿海到内陆、从高纬度严寒地区到高原地区,中国建设的高速铁路总里程已达到2.5万公里,覆盖了16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是全球高速铁路运莒里程最长的国家。中国的高铁不仅飞驰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也飞驰在每一位瞩目中国发展的国际友人心中,令全世界的人民都惊叹于中国速度。可是,谁能够想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铁路总长度只有1.1万公里,而且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东南地区,广大的西北和西南没有一寸铁路。197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中国铁路也伴随这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步步迈向新时代,在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之后,中国从没有一寸高速铁路到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以较短的时间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铁路发展历程,跑出了中国的“加速度”。
交通事业的巨大成就和进步只是中国目前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的缩影。四十年的时间里,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最关键性的因素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如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的那样: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九大围绕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使命,以系统、前瞻和发展的眼光提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完整勾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中国民主促进会自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发展和完善业已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履行参政党的职能,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诤言、献良策、干实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民主促进会坚持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明确参政党性质,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提倡尊师重教,维护人民教师的合法权益,面向社会开展讲学办学、科技咨询、智力扶贫等大量工作,积极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献计出力,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在新形势下,民进按照“有思有行、集智聚力、顺势而为、开拓创新”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学习型参政党建设。民进在参与教育立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民办教育发展、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与此同时,民进主动迎接挑战,坚持在顺势中开拓“新领域”。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民进在诸多新领域中主动作为,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经济转型、反腐倡廉、社会建设、精准扶贫、科技创新、区域发展等方面持续反映社情民意,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习总书记所说的“做党的好帮手、好同志、好参谋。”
古人云:“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首先要了解民进的历史,继承民进的优良传统。民进拥有值得广大会员为之自豪的历史,并拥有一批值得每位会员崇敬和敬仰的前辈先贤。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叶圣陶、雷洁琼、许广平……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座座有形无形的丰碑,一段段交相称赞的佳话,一股股催人奋进的力量光照华夏。爱国、民主、团结、求实的精神,是民进的优良传统。回顾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民进人一直在自觉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无论时代怎么变化,这一点始终未变,这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只要我们民进人立足本职岗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民进优良传统,慎始如终,兢兢业业,就能用心书写出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作者系民进延安市委委员、延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