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青:坚守平凡岗位 践行教育理想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春风化雨、潮起潮落、腾飞巨变。作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生的一代,虽然我们未能亲眼见证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但是我们却亲身感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可喜变化,是改革开放的体验者、感受者,更是受益者。纵观改革开放40年,国家社会服务功能逐步健全、人民自由发展空间逐步释放、人民获得感逐步增强,既是综合国力快速提升、经济社会急剧变革的过程,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那么,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局面,作为从事基层教育工作的青年一代,我们究竟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何才能成为将教育改革进行到底的实践者、行动者呢?
第一,学会坚守。有人曾经说过,“要干好教育工作、做好教育事业,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精神超越”!然而,教育生活实践的复杂性、教育主体关系的互动性、教育实践成效的内部生成性,决定了教育改革实践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需要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清贫”的坚韧精神。因此,与“精神的超越”相比,教育生活实践更需要的是“灵魂的坚守”。尤其是对于基层教育工作的青年一代,更需要坚守教育生活的实践逻辑、教育实践的伦理底线、教育发展的理想信念、教育改革的运行规律,唯此,才能将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信念转化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持久动力,才能将教育改革发展的美好蓝图转化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画面。记得读大学时,就经常听老师讲,当老师是良心活,要想赚钱就不要当老师,做好教育工作需要的是奉献、付出,不能过于追求回报。反观身边的教育工作者、成功的教育实践者,无不体现了教育工作的奉献和坚守。冯志远老师一心向学、无私奉献,在宁夏支教42年,教过的学生累计上万。宁夏乡村数师张思明,无悔守望山区数有30年,“只要娃娃们能走出大山,我愿一辈子坚守”的承诺,正体现了基层数育工作者应有的一份担当与坚守。
第二,坚持实干。“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思想要义,不但是全国人民务实工作的思想指导,面且是青年教育工作者推运工作的实践要求。只有坚持真抓实干、坚持扎实推进,不断开启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才成为将教育改革进行到底的实践者、行动者,才是对改革开放4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最好纪念和回应。成立自治区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宁夏教育整体水平获得显著提升,有质量教育公平程度得到显著增强,为宁夏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供给基础。可是,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要求,受到发展理念、生活观念、经济基础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宁夏教育仍然存在着发展质量有待提升、发展内涵有待挖掘、实践路径有待明晰等问题,需要我们青年教育工作者继续发扬实干拼博的奋斗精神,坚持不断开拓进取、不断艰苦创业,以钉钉子的耐性和水滴石穿的韧性,为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提供动力源泉。
第三,勇于创新。从已有的历史经验看,改革大都始于解放思想,源于创新理论,兴于变革制度。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1980年署名潘晓的一封群众来信《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发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关于“教育本质”的大讨论等等,不仅促进了社会公众的思想解放,还推动了社会生活实践本质的回归,其背后则蕴藏着社会理论创新的支撑。《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钢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重大教育政策的颁布,既体现了对理论创新智慧的汲取,又反映了创新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教育制度变革的源发动力。而且,社会的快速变革,引发知识体系、生产要素、社会文化等出现多元化、结构化、复杂化的重组,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特征呈现多样化变化趋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学习途径与形式、学习成就的表现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的实践途径与形式、不断创新教育管理的渠道与载体,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求、学生的学习特征需求,才能成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胜任者。
第四,提高站位,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换句话说,一个人做出什么样的行为、把工作干成什么样的水平,都与他的思想意识是相关联的,甚至可以说是由思想认识决定的。某种程度上,有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从古代诗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都充分体现了人的思想认识水平对人发展的影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不论是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还是作为民主党派成员,都应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信念、坚持“四个自信”,主动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自觉地将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教有生活的需求,当作开展教育实践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足点,切实将教育发展的理念信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行为举措,用教育实践行动的点点滴滴铸就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基础。
(作者系民进宁夏区委会委员、民进宁夏大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进宁夏区委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