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艺苑  >  文学  >  纪念改革开放40年

侯斌:自信的重量

发布时间:2018-11-14  来源:民进北京市委会

放大

缩小

  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有这样一个美国人,他用20年的时间将甲骨文和金文整理出来,然后放到网上。他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认识并且推广汉字,他自信地将中华传统文化推向全世界,为此他花光了所有积蓄。这让当时还在留学时的我自愧不如,所以在回国后,我选择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工作。现就职于中华耕织文化园,我们日常大量的工作就是进到拆迁村落当中,收集那些因为拆迁而不得不离开我们的老物件和他们背后的故事。

  那些展品的故事不单单吸引着我,更吸引着往来的游客,尤其是孩子们。他们会用手指着算盘问:“叔叔,这是什么啊?”,“那是算盘,是最古老的计算器。”,他们又问:“可是没有键盘,用起来多不方便啊。”我向他们解释道:“可别小瞧他,论辈分他是计算器的老祖宗,比计算器早了一千多年。它最多能算13位数,除了加减乘除,它还能算土地面积。”听完,孩子们兴奋地对我说:“这么好用的东西,叔叔你可一定要教我。”随着参观的继续,我会向孩子们介绍其他场馆的展品,如:石墨、碾子、纺线车、织布机等,其中大多数的展品孩子们从来都没有见过,兴奋地左顾右盼,而这让我陷入了沉思。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升级,很多老物件甚至行业都会被淘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搬进博物馆里。可如果他们就这样被我们遗忘的话,那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因为每一次的升级改造都蕴含着几代人的智慧。我们有责任将这期间的文化故事传承下来,尤其是传承给孩子们,让他们了解这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反应的却是整个民族文化的遗失。这让我想起了在德国的经历。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有个叫迪芙的小镇,从1928年开始每年都会举行“中国狂欢节”的庆祝活动。舞龙舞狮等各种形式的表演,在镇子入口有块石碑,上面写着“距离北京天安门有7698公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德国人在吃饭的时候开始使用筷子了,尽管动作不太协调,但放下刀叉,是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第一步。相比较我们的孩子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缺失,这一进一退之间展现的是我们自己对本土文化的漠视和不在乎。现在中国元素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我们更应该重拾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而这也正是我当初回国的初衷: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

  一次与一位老年朋友的相遇给我更深的感触。在家人的陪伴下老人进入园区,刚开始他只是安静地听我们介绍,当走到男耕女织文化展厅的时候,他兴奋地指着那个秤杆跟我们说:“这个小时候我用过,我们那会一斤还是十六两呢。”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他的家人激动的热泪盈眶。事后我们才得知,原来老人深受老年痴呆症的折磨,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张过嘴说过话了。不经意间的一次讲解,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每个人童年的记忆是多么弥足珍贵,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生活中的美好。不自觉地我又想起了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想把这份美好传递给他们。离园时虽然老人的家属不停地致谢,但我知道功劳不在我们,而是那些老物件打开了他记忆的那扇窗。他想起来了,哪怕是老年痴呆症也没能消除他那代人专属的记忆。我不禁感慨,正是这一代一代无法代替的、无法被忘记的专属记忆成就了现在的我们,成就了这个伟大的时代。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高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习总书记的这番话又让我想起了那位老人提到的秤杆。这小小的秤杆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很多道理。相传秤杆的上面有福、禄、寿这三颗星星,做买卖讲究的就是诚实守信,短一两则无福,短二两则两少禄,短三两则折寿。这便是小小秤杆中所蕴含的哲理。所谓先做人后做事,这秤杆衡量的已不单单是物,更是人心。是那颗诚信做人的坦诚之心;是那颗童叟无欺的公平之心;更是那颗文化古国的自信之心。而我们每个人也应该称一称我们自己,称一称我们对本土文化自信的那斤斤两两。

作者:侯斌     责任编辑:杨宗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