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本周人物

“小凤霞”——咸红杰

发布时间:2019-03-21  来源:民进河北省委会

放大

缩小

咸红杰

  勇担重任,专为百姓唱大戏

  1996年底,原泊头青年评剧团团长的一个电话,将23岁的咸红杰推到了剧团带头人的位置。作为自负盈亏的民营剧团,由于演出市场不景气还不上贷款,被银行封箱了。考虑再三,出于内心的一份坚守和责任,她回到剧团和银行签下三年还款的军令状,带着被封箱的家当和剧团人员走上了自救谋生的道路。上任伊始她就把剧团拉到天津西青区,以低价试演的形式和每场不叫30个好就不要钱的许愿,打开了演出市场。咸红杰凭借一出老师亲传的《花为媒》炸响了天津市有名的“戏窝子”。23岁的她也坐稳了评剧团团长的位置,这一年,剧团在天津一带就挣了40多万元,还清了银行所有贷款。

  视舞台为阵地,视演出为生命,视观众为父母,咸红杰每次演出都投入全部精力和真心,真正做到了为百姓唱戏。一次,剧团在东丽区穆台村演出发生火灾,几乎烧毁了所有的服装、道具、布置、音响。她连夜派人去保定购置所需服装、布置,并从农民家借来缝纫机连夜赶制布景,使第二天定好的戏按时演出没有误场。剧团的精神和举动感动了观众,村干部和村民们见火灾给剧团造成损失纷纷捐款赞助,就连有名的“老抠”也掏了钱。在天津城郊,观众把咸红杰当作新凤霞的化身,爱称她“小凤霞”或闺女,一些老“新”迷连村追着看她的演出,每到一个台口,乡亲们都争着让她住到自己家里,有的村民为剧团伙房送去大米、白面和肉菜。一次咸红杰刚到后台卸妆,一位中年人急匆匆跑过来说他妈病在床上出不去,非让他来请她去家里唱几段评剧,咸红杰二话没说,带上琴师扮着半装随中年人来到他家,一气为老人唱了3段新派名剧,见老人脸上露出笑容才肯离开。

  30多年来,咸红杰和她的评剧团把演出大棚搭在麦场上,把舞台搬到农家大院里,把农民爱听爱看会唱的大戏,送到炕头上、唱到观众心坎上。每年为农民演出达500场,观众达八十万人次,创造剧团一天演出三场大戏,一个台口演出40天达50多个剧目、60多台大戏的纪录。农民观众高兴地夸剧团:“风里来、雨里去,不图名、不为利,专为老百姓唱大戏”;他们还编了顺口溜:“刮风下雨背着娃,看戏就看小凤霞。”在传统戏曲演出式微的情况下,她的剧团凭借着对艺术负责对观众负责的态度,活跃在京津冀的乡村舞台,为乡村传递着文明新风。

咸红杰参加河北省第十四次妇代会

  传承创新,一出“紫花丁”唱遍全国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咸红杰认为,只有创排新的剧目,小风霞评剧团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也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和戏曲演员的责任。而创排新时代现实生活题材的正能量剧目,讴歌鲜活的模范事迹和先进人物,更是优秀演员的底线与良心。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精神,正是有了像《刘巧儿》那样紧贴时代发展气息的经典剧目,才能让戏曲艺术以其特有的形式,引领人们去感知发扬每一个时代的光芒。当她从电视上看到家乡人“大孝闺女”周汝珍的故事之后,一出新剧的灵感萌芽而出。

  周汝珍是沧州青县康复敬老院的院长,多年来无私照顾了上百位老人,是老人们离不开的最亲的“大孝闺女”,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并入选“中国好人榜”。她的故事质朴感人,咸红杰每次到敬老院听周汝珍讲述,听一次,哭一次。把“中国好人”事迹传遍全国的想法,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她,她当机立断,铁定了主意,把“好人”形象搬上舞台。

  面对巨大的资金困难和演员缺口,咸红杰的“戏痴”劲又上来了,有了目标,必须前行。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她筹措资金、修订剧本、聘请导演、邀请作曲、调配演员、确定场地,身兼数职,多管齐下。在咸红杰车后座的背包里,始终放着熟鸡蛋、饼干和矿泉水,渴了饿了吃一点,困了就在车上眯一觉。《紫花丁》剧本历经一年的精心创作、修改,于2015年 10月30日在沧州荀慧生大剧院公演,同年11月17日从青县开始在全市巡演,免费演出到各乡镇。整个巡演长达6个月时间,行程1万余公里,演出达到300余场,观众达四、五十万人次。

  《紫花丁》讲的是周汝珍的故事,唱的却是咸红杰的理想。植物“紫花丁”能治病救人,戏曲《紫花丁》却能感人动人。对此,中国戏曲协会副秘书长万素说:“这样一个民营剧团,在自负盈亏、不出去演出就没有收入的情况下,牺牲了演出挣钱的机会,秉承宣传社会正能量的职责,勇挑重担,全身心投入到编排来。咸红杰又当团长,又在剧中出演重要的角色,她以女汉子的精神挑起了剧团责任、社会责任。”

  2016年,《紫花丁》被列为河北省年度文艺精品重点项目,并申报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同年,《紫花丁》在上海舞台演出,问鼎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集体奖。咸红杰原创的脚步并未停歇,2018年4月,创排了环保题材的现代评剧《清水洼的鱼》,在剧中扮演一号人物宋清莲,在各地演出达百场;2018年7月,创排了以真人真名真实事迹为题材的现代评剧小戏《公媳易嫁》,在9月底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举办的“河北好人”发布表彰会上演出,随后在各地演出。艺术道路无止境,咸红杰以弘扬社会主旋律为己任,继续在传承与创新的征途上一路前行。

作者:杜义霞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