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鹏:带着梦想去远航
海在“80后”的记忆中,有一款经典的单机游戏,叫做《大航海时代》。伴随着主人公的海陆冒险旅程,许多人在游戏中实现了自己出海航行的梦想。在浙江民进,有一位年轻会员,把梦想变成了现实。2017年11月9日,他从杭州出发,到2019年4月20日再次回到杭州,历时17个多月,航行超过2.4万海里,“一不小心”成了中国第一个靠网络找顺路帆船完成了环球旅行的人。
崔志鹏,1982年出生,民进省直第二科技支部会员;新浪微博认证为英国皇家游艇协会近岸船长中国首个通过互联网找船完成环球帆船旅行的航海家。
35岁,不想再过“流水线”人生,他要驾驶帆船,绕着地球转一圈。
崔志鹏曾经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拼搏进取,学业有成,事业兴旺,生活优渥,努力争取财务自由,提前退休过上衣食无忧的养老生活。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不由自主过着这样“流水线”一般的人生,却始终未曾搞懂,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然而,每个人都只能活一次,没有复制粘贴,也不能修改删除。人生的转折,有时候只需要一句话。第一次去大西洋驾驶帆船航海,崔志鹏遇见了一帮非常投缘的英国人,隔三差五一起喝酒聊天到深夜,聊哲学、聊政治、聊人生。他说,中国人现在特别累,整天焦虑着要更勤奋、更努力。英国人则淡然一笑,告诉他,英国人之前也那样,后来却发现并没什么用,还不如好好享受人生。
在崔志鹏的心里,总觉得35岁是个分界线,35岁之前是上半生,35岁之后是下半生。作为下半生的开场,他下定决心,放弃百万年薪,放弃各种offer,驾驶帆船绕着地球转一圈,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环球旅行,最需要的是勇气,支持他面对,一切的未知与挑战。当他把这个计划告诉亲人朋友的时候,几乎没人支持他:“太危险啦”“家里人怎么办”“退休以后再去不好吗”……他知道,这些都是大家关心他的话,就连他自己都痛苦挣扎了很久,有好几次想要放弃。最支持他的反倒是他的妈妈,母亲是最伟大的,宁愿自己偷偷担心着哭,也要让孩子快乐。没经历过的人可能无法理解,追求梦想,不亚于一次修行,而且是从下决心那一刻就开始了。环球这件事,没有勇气,说其他的都没用。这是一次旅行,更是一场挑战。崔志鹏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做准备,在西班牙加纳利群岛、马来西亚兰卡威以及澳大利亚圣灵群岛参加了专业的帆船航海培训,通过了号称比MBA还难的全英文航海大师理论考试,得到了RYA Coastal Skipper(英国皇家游艇协会近岸船长执照);花3个月搞定跨大西洋两端岛国的签证,其中一个国家甚至跟中国都没有建交;找英国航海学校校长帮忙买最新的远洋救生衣和卫星求救器;做好准备与善变的大海和平共处,与世界各地不同种族文化、不同文明程度的人交往,面对各种意料不到的变化。参加专业帆船航海培训并取得RYA证书
第一段航程的起点是佛得角共和国的圣维森特岛。要说佛得角,如今很少有人真的熟悉它,当年可是大航海时代的交通枢纽;然而在如今飞机满天飞的时代,去到这个岛国竟然需要转四次飞机!
几经周折,他终于登上了一条英国的60尺克利伯赛船,参加一年一度著名的ARC跨大西洋赛,前往加勒比。
跨大西洋赛ARC2017起航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只有想不到,没有碰不到。
扬帆远航,整天都是吃不完的生猛海鲜,钓上最新鲜的鱼直接片成刺身?每晚伴着海浪入眠,香甜酣睡如婴儿一般?时不时趴在甲板上晒晒日光浴,享受碧海蓝天?…… 美好的遐想和真实的旅程,完全是两码事。在海上,新鲜的蔬菜水果严重匮乏,常常一整天都吃不着一顿正经饭。健康?美味?不存在的,用船长的话来说,“够活下去就行”。永远颠簸摇晃的船舱,2米长、70厘米宽的床板靠绳索挂在船壁上,为了避免睡着时船身倾斜不慎掉下去,每个床铺都得用布兜着。站上甲板分分钟晒脱皮,钻进船舱无异于蒸桑拿,基本保持汗流浃背的状态。
海上生活:在南太平洋上球帆缠住了,爬上桅杆割断。
像做体操一样做饭,像练瑜伽一样洗澡,手掌布满难以愈合的伤口,身上满是一片片撞击产生的乌青,必须发挥想象力就地取材制作遮阳棚,所有的设施都要面临最艰苦恶劣的使用条件,除了风力预报、天气预报和GPS定位的信息“零输入”,遇到赤道无风带消耗了大量燃油不能不改变目的地……这还没算上随时需要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危险:巨型货轮迎头冲过来,躲还是不躲?海上风暴,弄断了控帆拉索,怎么办?甚至前方航向上出现了一盏摇摆的白灯又突然消失不见,是不是传说中的幽灵船?
巴拿马运河、赤道、日界线、好望角,这些出现在地理课本上的著名地标,崔志鹏乘着帆船一一“打卡”。
听崔志鹏讲他的航海故事,心情也跟着一路跌宕起伏。
没有休假、不分昼夜的三班倒, 996神马的,简直弱爆了。
有人环球航行选择新颖漂亮、豪华宽敞的双体船,但崔志鹏却选择了世界上最贴近自然的远距离交通工具“帆船”。他说,选择双体船的人,最终可能会发现,发动机在漏油,发电机没多久就坏了,海水净化器滤芯哪儿都买不到,风浪稍大就得降帆,电气设备太多总限制用电,宽敞的房间在颠簸摇晃的海面上毫无意义,而看似老旧的单体船,却一路安安稳稳,轻松快乐,无忧无虑,应有尽有。
他用“嘀嘀打船”的方式,与“聊得来”的船长一道同行,与来自不同国家的航海爱好者一同旅行,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人,在见识世界的同时,也收获了一次独特的冒险。
崔志鹏分享了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段航程。 “那一次,在太平洋上航行了4840海里,在海上漂泊了整整830小时,其中最长的一段不间断、不靠岸航行,是从加拉帕戈斯的Santa Cruz到Marquises的Hiva Oa,用时21天半,总计515个小时。那简直就是一场海上的马拉松,对身体和精神都是不小的磨练。三个人,每人值班三小时,休息六小时,然后再值班三小时,如此往复。经此一役,什么倒时差,什么996,什么工作加班,从此都不是事儿,还可以一秒切换至深度睡眠模式。”
每个人,这一生都值得体验一次航海,感受大海赐予的,那份简单的快乐。
大海占据着地球70%的表面,拥有比人类历史早几十亿年的历史,它用美丽的海滩向人们展现它的美好,用各式各样的海鲜满足人类的味蕾,可是,想要真正了解它却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沉浸在海洋的怀抱里,慢慢体会。海上漂泊的经历,让崔志鹏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面对数不清的意外、困难、阻碍、顾虑,还有人心的难料和叵测,他都坚持了下来,因为大海的诱惑实在太大。
在海上,他陶醉于夜里会发光的大海,和海豚轻轻跃出水面时,身上滑落的闪闪发光的水珠;在南半球仰望夜空中最亮的星,观赏月亮的阴晴圆缺,看无数流星划破苍穹;欣赏万姿千态的云和无边广阔的海,塑造出如梦似幻、绝不雷同的日出日落;和鲸鱼并排航行,惊讶地看到,它居然吃掉天空中飞翔的鸟……
不用鱼饵,愿者上钩,钓起了有1.5米长的旗鱼。
崔志鹏和他的伙伴们在大西洋中央搞Party,每天享受傍晚时光的Happy Hour,学习气象、雷达、六分仪、远洋规划等各种航海技术和经验,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交流生活和思想,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他说,在物资丰富的城市里,我们总也感觉不到满足,反而错过了很多品味幸福的机会。正是因为经历过这么多的艰难,反而更懂得享受和珍惜每一点、每一滴的快乐。
使用古老的六分仪定位,为了最后一瓶啤酒的归属打个赌,感受跨越赤道的海王仪式,简单着,快乐着。
后记今年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在环球航行过程中,崔志鹏通过朋友了解过,如果要用帆船航行经过红海索马里等海盗多发地区,中国海军是否可以给与保护,得到了相关部门肯定的答复,帆船也可以编入护航舰队直到安全通过,这让他深深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任何一个中国人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得到来自祖国的保护。中国自古就有强大的航海实力,早在秦代就已远渡印度洋,并逐渐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海上丝绸之路。然而当今中国民众对于帆船及航海的了解十分有限,甚至将其误解为贵族运动敬而远之,也使得世界很多地方都没有中国航海人的足迹。崔志鹏说:“我到过的很多码头,屋顶挂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国旗,唯独就是没有中国国旗,我都想方设法搞到中国国旗给挂了上去,得要让世界知道,当代中国人也能用帆船航海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