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改革开放的初始,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当我还是一位胸前垂着两棵长辫子的天真少女时,有幸接触了诸多中外文学名著,狂读了许多之后,心中便埋下了一颗“文学梦”的种子;又由于家庭背景的原因,“出身复杂”,人生经历也随之愈加复杂,便产生“操起笔来”、挥汗洒泪地尝试起奔向“理想”殿堂的冲动,也便开始了人生路上的“文学马拉松……”
然而,“时任”一名“新时代女装卸工”的我,距离这一梦想,多么遥远,多么错位,多么艰辛,又多么可望不可及,是可想而知的;但为了走近这个玫瑰色的梦想,我又做过了多少努力,受过了多少责难,尝受了多少艰难,体悟了多少只有自己才知的苦涩与快慰,也是可想而知的!
凭了当年那股热情,先是在单位——装卸队的大门前贴了“志愿书”,表明要做好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时代青年,并做好“新时代的女装卸工”的誓愿,还附诗一首:“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等,胸怀激荡!仿佛可视为我文学“才能”的初露萌芽吧。
忽然一阵春风来,国家“恢复高考制”的东风,吹绿了我深埋在心底的那颗如梦的种子,吹亮了我那颗年轻的心……磨拳擦掌,翻箱倒柜,重又找出文革后期,我中学时代的课本,就一头扎进去,重温起已被遗忘在记忆深处的功课,仿佛透过那字里行间,能抓到那条通往理想的缰绳,不能松懈半口气!
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我拖着自己干了一天装卸工活后疲惫的身体,钻进唐山刚刚经历了那场历史罕见的大地震后的防震棚里,由于尚未通电,点起煤油灯,每每夜战到拂晓……
然而,经过了一番苦战之后,终于熬到考期临近时,却没有勇气去报名了,由于家庭背景等原因……为此,我内心深处大受挫伤。眼睁睁看着同复课的伙伴们,一个个充满信心地走进考场,有复习功课好些的,也有些准备不足的……又眼睁睁看着人们大多都迈进了不同校名的“大学门槛”,圆了那个时期几乎每个年轻人心中都无比向往的——“大学梦”。而我却榜上无名,恨自己甚至是连试都没敢去试一下儿,痛恨自己的脆弱和无能,铸成我心中抹不去的一道“心结”!
有句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似乎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为了自己不再懦弱,不再“言败”,我便提起笔来,投入更大的精力,“奋笔疾书”,开始起步了我的文学创作之路。一篇篇稚嫩的小说、诗歌、散文,勉强可称其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就在我一次次写了撕,撕了写的“阵痛”中诞生了,也在经历了一次次退稿、改稿之后,又一次次变成铅字,得以发表。这给我的内心又带来了莫大的慰藉,给我周围的人也带来了不小的惊奇,仿佛甩在身后的一声声长鞭,加速了我对深埋在心底那个文学梦追逐的脚步!
古人云:“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存在的。”忽然有一天,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河北省作协提出“作家学者化”的策略,为提高省内作家队伍的素质,在省内重点大学开办了“作家班”的园地,使全省志力于文学创作的中青年作家,均有机会被当地作协推荐,通过参加全国成人高考,迈进大学的门槛,接受专业系统教育,进行深造……我闻讯心头一亮,尽管这机会来得迟了一步,我已结婚生子,为人妻,为人母,身心不再充分自由。但为了不再给自己人生留有遗憾,我决心抓住此机,咬牙一搏,一试身手——
首先是给怀中嗷嗷待哺的儿子含泪断奶,又重新捧起压在箱底的中学时期课本复习,再度经历一段点灯熬油、挥泪洒汗的时日后,我终于捧到了省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踏上奔往省城的列车,告别站台上依在爸爸怀里的儿子,挥泪而去,直奔那通往理想的圣地——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迈上这样一个人生台阶之后,心灵在系统知识的海洋里得到滋养、得到启迪,思想得到升华,作品得到提升……我迎来了文学创作的一个新起点。两年学习期间,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抛出了我25万字的长篇小说处女作——《生的延续》。一时间,被同龄人视为“时代的娇子!”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各行各业的新政策在步步出台,身处这样一个新时代的变革中,我的人生也不断在起伏中步步推进——大学毕业后,回故里做某单位的党委秘书,终于开始了与文字接轨的工作;后做电视台编辑,又近乎与文学接轨;之后又在某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海闯入京城,不断在影视、报刊、文化公司等职场变换,生活像万花筒一样在闪烁、交替着。而我却仍未丢下一直握在手中的那支笔,文学作品也时有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不断流出、发表,出版长篇书作、文集十余部,200余万字,并有幸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与此同时,时代又赋予我机遇,使我有幸接触、并开拓深研了《易经》及书画等领域,写出有关专著、画出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中、代表民族图腾的龙凤书画作品,在五颜六色中专门“描龙画凤”,成为省级美术家协会会员。
几十年风雨中一路走来,命运之神之所以促使我在追求艺术的海洋里得以畅游,全是因为在改革开放一系列新政策的感召下,使我的身心得到自由发挥,机遇与挑战并存,任你去锻造生命的旗帜,放飞梦想,创造精彩。因此说,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为我插上理想的翅膀,放飞我的梦想!
作者简介:
刘光菊,笔名菊子。女。河北唐山人。民进会员。1987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75年参加工作。先后做过装卸工、讲解员、党委秘书、编辑、记者、电视制片人、文化公司总经理等。现为自由撰稿人,河北省美协会员,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员。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新闻报道等200余万字。著有长篇小说《生的延续》、《梦想成真的女人》、《独身女友的聚会》、《逃女》、《逝女》,文集《孤独的玫瑰》、《破译命运密码的女人》、《齐白石艺术大师人生剪影》,长篇摄影文集《一个女作家的生命档案》,主编书画文集《中国龙》,影视剧本《飘在废墟上的党旗》、《特殊普法演出队》、《新愚公》等。另有龙凤书画作品若干。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