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春节来临之际,民进中央谨向广大网友恭贺新春! 祝愿大家渡过一个热闹、欢快、祥和、美满的春节!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4年春节专题 > 春节专题 > 春节评说


春节风俗文化: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对春节风俗文化的再认识

    一、春节风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髓所在。在整个民族文化中,春节风俗文化有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
    1、春节风俗文化,是民族风俗的形象展示,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对民族精神、文化、品格有巨大的教化作用。对民俗文化具有普及意义。从入腊月门的腊祭开始,经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廿三过小年送灶王(之后每天都有风俗礼仪),直到除夕接神、守岁,每个民俗事像都是中华热土上所特有的,在当今世界西化、洋化沙尘暴般吞噬民族文化的今天,春节风俗文化是弥足珍贵的,而孩子们的感受民俗文化,主要还是从春节开始的。
    2、最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节日。像凭《国际歌》走遍世界可以找到知音一样,凭着“过小年,送灶王”“除夕团圆守岁,吃饺子”,可以联接五湖四海的炎黄子孙。春节是家庭的团聚,民族的团聚,普天下炎黄子孙的团聚。
    3、春节是民族的智慧。“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春节是终结,又上开端,没有终结也就没有开端。春节把多少烦恼、教训留给腊月,把多少成功经验带给春天,春节让人歇喘儿,又鼓足劲奔向未来。春节,富有哲学理念。
    4、春节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为喜庆、团圆、欢快、蓬勃。
    二、关于春节“神”文化
    俗以为春节除夕夜为“鬼神俱全”的时刻,鬼为谁,为故去的先人,春节前多数人家都有祭祀活动,慎终追远,未尝不是进步的。
    春节民俗文化中,相当篇幅是迎神、敬神、娱神。大年三十未时迎神,除夕夜篝火,鞭炮接神,大年初一早开大门敬神,大年初五早迎五路财神。神为谁,这个“神”是人们的理想和愿望,是奋发向上的标志与象征。如果有人认为这诸多迎神活动是迷信,是糟粕,那是他读不懂春节民俗文化,不知道这个民族生存发展的足迹。天增岁月人增寿,春节的“神”,是一个民族生龙活虎,步入新生活的图腾。
    附带说一下“ 节日病”。春节本来是个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习俗的节日。随着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年饮食文化渐渐弱化,代之以团拜、团聚的娱乐文化。因为饮食和娱乐过度,带来节日病,不应是春节的过错,像一些孩子见人就拜,为了压岁钱,心灵被腐蚀一样,还说不上是陋俗,但要努力克服。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