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春节来临之际,民进中央谨向广大网友恭贺新春! 祝愿大家渡过一个热闹、欢快、祥和、美满的春节!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4年春节专题 > 春节专题 > 春节史话


民元之初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留影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留影
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全合影
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全合影
中华民国改元纪念章和中华民国共和纪念章
中华民国改元纪念章和中华民国共和纪念章
没了皇帝的金銮殿
没了皇帝的金銮殿
袁世凯骑木马
袁世凯骑木马
受袁世凯控制的政治会议议员合影,二排左一人为杨度
受袁世凯控制的政治会议议员合影,二排左一人为杨度
孙中山要求查究宋案电
孙中山要求查究宋案电
民元国会
    民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国会。1912年底至1913年初选举产生,分参、众两院,其中国民党议员占多数。1913年4月袁世凯被选为正式总统后遭解散。1916年8月复会。次年6月被张勋解散。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指使安福系操纵选举新国会,又称安福国会。孙中山率领旧国会中部分议员南下广州,组织军政府。1922年6月曹银恢复旧国会,收买议员选他为总统。1923年lO月冯玉祥举行北京政变,旧国会从此消失。


中华民国改用阳历

    在中国历史上,颁历一向是朝廷的一件大事,凡改朝换代更替帝王,都要改换纪元年号。但改元并不改历。中国自古就用农历,这是一种兼顾太阳和月亮运行的历法。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职前一天,南京参议院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民国纪年。参议院通电各省知晓,上海则率先宣布改阳历废阴历。阳历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第二天即发表了改历布告,并下令以阳历15日,补祝新年。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二,是西历的1911年12月30日,沪军都督陈其美根据孙中山的指示,宣布第二天为阳历元旦。沪军都督的通告说:“民国百度维新,应及时改用阳历”,“期与世界各强国同进文明,~。新耳目等因,为此布告军民各界人等知悉,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月十三日,着改为中华民国元年正月第一日,从前行用阴历一律变更。”南北和议后,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则在阴历十二月三十宣布自阴历壬子年正月初一改用阳历。但是农历在中国沿用时间已久,因为兼顾日月的运行,对安排农时也很方便,所以改历实际遇到了很多的阻力。


民元国会

    1912年底,国会选举开始,宋教仁到处学说,俨然象西方“民主国家”的竞选一样。后来选举“胜利”了,宋教仁更得意忘形,到处发表他的政见。正当宋教仁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时候,袁世凯已经为他挖好了陷井。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车站被刺。他临死前仍希望总统“开诚布公”,竟然还不明白就是这位总统要了他的性命。
    宋教仁被刺后,革命党人的幻想破灭了,他们被迫于仓皇中起来和袁世凯斗争。
                                               ——吴玉章《辛亥革命》



民国春秋

第三十六章 国会争权

    ……
    南京临时参议院《临时约法》规定,要在其施行10个月内,需根据临时参议院制定的国会选举法,进行国会选举。袁世凯由于迫不及待地急切登上大总统宝座,要求临时参议院尽快制定出国会组织法和国会选举法。临时参议院在袁世凯的催促下,于8月3日通过了《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和《参议院议员选举法》、《众议院议员选举法》,袁世凯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及时予以颁布。
    《国会组织法》首先确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其次规定参议院由以下几方面议员组成:1、各省省议会每省选10名;2、蒙古选举会选27名;3、西藏选举会选10名;4、青海选举会选3名;5、中央学会选8名;6、华侨选举会选6名,总计议员274名。众议院以各地方人民选举议员组成,其名额:各省取人口比例主义,每80万人选议员1名,但
由于全国人口尚未普查,普查也非一时所能办到,所以各省名额实际分配采取前清谘议局额数1A3为标准,总计议员596名。
    国会议员“选举法”规定实行限制选举制。所谓限制选举,除年龄、居住期限有所限制外,最主要的是财产限制、教育限制、性别限制。具体规定是:凡有中华民国国籍的男子,年满21岁以上,于编制选举人名册以前在选举区内居满2年以上,具有下列资格之一者有选举众议员、省议员权:1、年纳直接税2元以上;2、有价值500元以上不动产;3、小学以上毕业;4、有与小学以上毕业的相当资格。其中1、2项为财产资格限制,3、4项为教育资格限制。
    限制选举使一般贫苦大众被排于选举之外。相当一部分工商资产者由于无田产,又未能在小学毕业,也失去了选举权。其次,无视女界要求,拒不承认女子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以唐群英为代表的“女子参政同盟会”,为争取政治上男女平等,从南京到北京掀起颇有声势的女子参政活动,接连两次上书临时参议院,指责参议院不承认女子选举权,是违背约法,蹂躏人权,不以女子为人,坚决要求补定“女子选举法”。一部分参议员同情,大部分参议员拒绝,未经讨论,女界要求即被打消了。
    “选举法”虽然对选举资格作了种种限制,但各省登记的选民仍有4000万以上,占总人口4万万的9.98%,约每10人中便有1名选民,这较清末谘议局选举则增加24倍以上选民。“选举法”放宽了选举资格,使更多的人获得选举权,毕竟有了点民主气氛,多少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国会选举自1912年12上旬开始,到次年3月基本结束。
    还在国会选举筹备阶段,各党派就已秣马厉兵,为全面竞选作准备,宋教仁担任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后,为了使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号召党员:介绍党员,以有选举权者为标准,盖党员愈多,人才愈众。多一党员则将来多一选举权,并可多得一议员,政治上始有权力。宋教仁还说:
    “我们此时虽然没有掌握着军权和政权,但世界上的民主国家,政治的权威是集中于国会的。所以,我们要停止一切运动,来专注于选举运动。我们要在国会里头获得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以严密的监督政府,使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应该为的,也使它有所惮而不敢不为。”
    共和党也视国会选举为最注重之事,决心倾力以争。统一党于选举一事,同样不甘落后,它声称:“无论用何项手段,总以不使国民党取胜为是。”民主党虽成立最晚,但它以选举胜利激励党员说:“出而组织内阁,出而为各省省长,掌握政权,亦何所不可。”
    各党激烈地竞选,而又不是通过宣传政见,而是倚仗行政手段控制选举,那选举便不可能在完全“合法”范围内进行,以至明抢暗夺,愈演愈烈,出现了种种“怪状”和“丑闻”。诸如浮报选民,竞相效尤;拉票、冒投,还有比拉票、冒投更为新奇的,就是“列名指定”,真是无奇不有;抢票、毁票,时有发生;金钱收买,变本加厉;手持手枪,威逼胁迫;那些预料不能取胜的政党,最后使出拒不到会,以为抵制。“选举法”固然有违法、舞弊情事,得向地方、高等审判厅起诉的明文规定,但司法机关通常为一党把持,很难做出公正裁决,起诉、审判,几若虚设,无法有效地制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国会选举开始,人们普遍欢欣鼓舞,认为“吾国今日之国势已如是,强弱兴亡,在此一举”。但五花八门的选举作弊现象,使许多人大失所望,也引起不少选民的反感。但是,尽管暴露出上述种种污点,却并非所有选民都不珍惜自己的权利,因此卷入了唯党是争的漩涡,当选议员者,也不都是出于非法手段。有数千万选民参加的国会选举,客观上又是全国范围内的一次民主大演习,使人民平等、人民有权利决定国家事务的观念得到进一步传播。
    宋教仁担任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后,成为该党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为了把中国建成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第一步是领导国民党夺取国会选举胜利,组织完全政党内阁。1912年10月18日,宋教仁离京南下,布置各省选举事宜,同时顺道探望离别8年的老母和妻子。不久,传来国民党初选告捷的消息,他兴奋不已,又匆匆告别亲人,继续出游。他经长沙到上海,后又到杭州与南京,到处会见国民党人,到处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他的演说没有谩骂,没有恫吓,表现了一个政治家“平心论事的风度”。他的演说,抨击袁世凯政府,反复宣传国民党的政见,满怀信心地准备组织国民党内阁,实行他的政治抱负。宋教仁的活动,博得了各界的支持。
    在参众两院初选和复选中,国民党获得了压倒优势的胜利。在众议院的596个席位中,国民党获得269个,占45.1%,共和、统一、民主党为154个,占25.7%。在参议院的274个席位中,国民党获得123个,占44.9%,共和党、统一、民主党为69个,占25.2%。国民党虽未能达到超过半数的地位,但所占议席数,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政党。国民党竞选的胜利,使全党一片欢腾。但是,在国会如何开法?宪法如何制定?国民党人同袁世凯势力展开了激烈地争论。
    《民权报》在上海组织欢迎国会团,发表《欢迎国会团宣言书》,倡议国会自行召集,先开预备会议于上海,再举行成立会于南京,认为这样可以保持立法机关的安全,预防北京的干涉,使议员可以自由议定宪法,选举总统。
    袁氏一闻此说,即张皇失措,日夕焦虑,求所以消弭之策。首先出来替袁世凯说话的是原同盟会会员孙毓筠。他发表反对迁移国会的通电。说自行召集国会,自行择定国会地点,即是变更国都地点,欲假国会之力,迫政府使必迁南方而后已。自孙、黄入都后,南北意见已洽,今倡此议,徒今南北人心又生一重恶感,影响所及大有全国分裂之忧,小则亦起乱公安之渐。
    针对孙毓筠的通电,激进派进行批驳,双方又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袁世凯使出种种手段,力图取消“国会欢迎团”。他暗中指使冯国璋通电进行威吓,说:“该团员竞肆其无意识谬论,冀破坏我民国初基,其罪既不容诛,其心尤不可问。国璋嫉恶如仇,爱国如命,凡有敢簧鼓其僻辞邪说,冀以动摇国本、盅惑人心者,惟有执法以随其后。”
    袁世凯亲自上阵,电令程德全取消“国会欢迎团”,并通电各省:“谓人心甫定,倘再动摇,演成分裂局面,不啻自求灭亡。”
    有人问袁:“上海欢迎国会团一事,甚为危险,总统当有以防其渐。”
    袁答道:“这都是瞎闹,本可以不理他们,他们若真干起来,则稳健派必齐到了北京,其余暴烈派主张南都者,必不肯来,就一概不要他,一概除名,令各地方另选。如果他们不服,我自有办法。”
    上海欢迎国会团成立后,曾派出代表到各地活动,并得到各地革命派的激烈进步分子的热烈响应,继上海欢迎国会团之后,在北京成立了国会地点研究会。袁世凯想尽办法,破坏欢迎国会团。利用金钱收买,允以官爵加以引诱,是袁世凯的一贯手法。袁通过孙毓筠用巨款收买了北京国会地点研究会赴上海代表石寅生,让石寅生到上海去活动,解散欢迎国会团。由于国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