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春节来临之际,民进中央谨向广大网友恭贺新春! 祝愿大家渡过一个热闹、欢快、祥和、美满的春节!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4年春节专题 > 春节专题 > 春节探源


祀祖——蒙、满、汉风俗大赏


    中国祭家鬼、祀祖先的起源,当然是从夏少康中兴以后才有,禹传位于启,启传位于太康,虽为家天下之始,但多少还有人民爱戴及推让贤能的成分在内,所以天下仍系得之于民众,不必奉祀上辈功德。由少康以兵力征服叛逆,后世子孙为纪念先人创业, 才有祭家鬼(祖先)的办法。由周代以后,把祭祖的涵义,转向"孝"字,以"慎终追远"为解说,祭祖的举动意义,表面更显光明正大,这也是周代以后文盛于质的应有现象。
    祭祖在中国文化史上很占重要地位,不过不是本文范围以内的材料,所以不再加以考证。中国各地祀祖仪式各自不同,即以北京来谈,皇帝就有祭太庙、祭堂子、祭内寝的不同,因事关文献,也不在本文中记入。本期所谈,只限北京八旗和汉人的祀祖仪式,其中如京旗蒙古固山军家的祭祖,满洲固山军家的祀祖,有许多是外人所不知道而又将消灭的礼节,焉得略而不谈?
    蒙古八旗祀祖 
    从清初编成八种旗色二十四旗军籍以后,无论地位如何崇高,也要有军籍,即如皇帝,也要编入镶黄满洲旗(旗如一师),第一甲喇(甲喇读"扎连",如一旅)第一牛录(牛录即佐领,如一营), 也要算这个佐领--营长所属的士兵,只除皇帝外都写履历为"某某佐领下某某",皇帝写"某某佐领上御名",宗人府注档,就要如此写法,清末时皇帝佐领,就是宗室名叫铁山的(原住魏家胡同), 所以镶黄旗为八旗第一旗。二十四旗内,满蒙汉各分八旗,只以蒙古八旗来论,全是清初编入的内外蒙(内蒙最多)人,即如京旗中的"博尔济吉特氏",和蒙旗此姓相同,全是成吉思汗皇帝之后,至今京旗此姓的人,还能说出是元太祖第几世孙。
    京中蒙古旗民,结婚和祀祖,三百年来尚能保存原来特有礼节。蒙古旗民祖先堂,没有杆子、板子(满)、影匣(汉),而供"祖城"。祖城形式是: 一块四尺宽、三尺高的黄布帘,谓之"城帘",也称"城门"。内悬和城帘大小相等的黄布半截口袋,共分九格,即成九个口袋相连形,谓之"祖堂"。
    每个口袋内,各置祖先圣像一尊。圣像系布质做成,上半身露于口袋外面,下半身藏在袋内,上半身只露面部,肩以下不分,面部采用白布制成,上画五官,后脑勺采用槟榔瓢为衬,从外不能看见。九尊圣像,最左一尊无头(相传尽忠国家,失却头颅,尸身尚能骑马归回,清太祖封任何官爵,尸身皆不倒下,至"难道封你为祖宗吗"?方应声倒下,所以列入祖堂之中)。城帘和祖堂上端相连,悬于屋内西墙,即称"祖城"。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