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院团应当转变观念,主动去培育观众和市场,让歌剧、芭蕾、交响乐等高雅艺术走近群众。”针对时下高雅艺术演出市场不温不火的现状,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歌剧院副院长张礼慧,一大早还没来得及吃早餐,便在重庆代表团驻地一间桌子上堆满报纸、资料的房间,向记者谈起了她准备向大会提交建议。
目前,歌剧、芭蕾舞、交响乐的国内演出市场普遍“不火”。究其原因,一种流行的观点是,艺术消费领域的这种状况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不高所致,此外,国人的艺术素养亟待提高。“但是,不能就此认为中国的老百姓没有欣赏高雅艺术的精神追求。高雅艺术之所以不普及,与一些演出票价太高也有关系,1998年至2001年,我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进修歌剧,感觉那里的一些歌剧演出票价是普通美国人能轻松承受的。而在我们国内,一些演出票价高得离谱。如果任由这种高票价风刮下去,自己掏腰包走进剧场的观众会越来越少,又怎能指望高雅艺术演出市场真正火起来?”张礼慧说,去年,重庆市歌剧院在院庆50周年时搞了一系列演出,其中包括歌剧《江姐》。院方尝试低票价,《江姐》票价每张10至40元,剧院演出收入上虽然有些损失,但连演两场,观众赞不绝口,让剧院领导和演职员无比欣慰,这也证明了歌剧是有观众和市场的。
“高雅艺术越是不演,离群众就越远。文艺院团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坚持以精品剧目闯市场,高雅艺术才会深入人心。”张礼慧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