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资料表明,东西部教育的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种差距的形成,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其中既有教育经费的投入等方面的问题,也有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流失等方面的问题。 现在,东西部的经济发展的差距也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教育发展的差距可能将进一步扩大。
那么,究竟如何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
我认为,关键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国家对西部教育的各项指标应该有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规范。如:一个学校应有多少学生和教师,应具备什么基本的条件,应有哪些机构及设施,等等,国家应有起码的标准,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确立和保障。在这一基准下,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状况、地理状况、地理条件等,确立本地区的教育基准,并通过它来缩小和调节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当地方经济水平达不到实现这一教育基准所需要的水准时,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应当给予专项支持。如果各地政府不能完成基准规定的要求,一律罢免其职务,并视情节给以法律的制裁。总的来看,我国目前教育基准建构得不完善,多的是高标准的示范性基准,而缺乏标准的基准。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缺乏规范各级政府行为的学校建设标准,这样的政策导向,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满足于“锦上添花”,而忽视了“雪中送炭”。因此,我们建议在西部地区停止各种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评比,把领导和各级行政部门的精力和财力引导到薄弱的地区和学校去。
同时,国家应该在西部以及其他经济发展薄弱地区全面实行义务教育的免费制度,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不交纳任何费用(包括提供免费的课本、练习本甚至免费的午餐),真正得到免费的教育。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实行“开仓助学”,即为鼓励学生上学,在学生放学回家时可以带上全家第二天的口粮。这样,也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目前居高不下的辍学率。
第二,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与流动应该尽快出台有关政策。如果说第一条是从规模与基础方面保证西部义务教育的发展,这一条则是从质量上保证义务教育的发展。目前,西部地区的教师流失已经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孔雀东南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优秀教师从农村流向城市更加严重。因此,我建议应该尽快恢复部分重点师范大学的免费读书制度。凡是进入这些师范大学免费读书的学生,必须有义务为西部的义务教育服务一定的时间,否则必须退回有关的费用并且给以几倍的罚款。在服务期间,可以给西部工作津贴(国家提供),服务期满以后,可以优先出国进修、攻读学位等,也可以选择新的工作地点。
同时,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东部地区的优秀教师到西部工作一定的时间。一个好教师,就是一个好班级,他(她)能够使许多学生真正地成长起来,使他们的命运得到真正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