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4年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建言 > 教育


朱永新委员:关于在全国范围停止“名校办民校”的政策建议

教育

    最近一段时间,“名校办民校”已经成为部分省市的重要教育发展政策,在某省,“名校办民校”成为2004年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施;在某市,教育局的文件这样写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某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完善教育运行体制”的重要指示和“全市民办教育暨教育招商引资动员大会”精神,在全市教育系统迅速形成“依托名校办民校,大招商、大引资、大发展”的浓厚舆论氛围,实现民办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经研究决定,近期在市电视台科教频道专门开辟“名校巡礼”栏目。充分利用电视台对全市及周边地市有线无线双辐盖的强大舆论宣传力量,大力宣传我市名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品牌优势,以吸引更多的市内外、境内外资金与我们共谋合作办学大计。准备首批重点播出20处名校,其中,6市各2处、6县区各1处,市直2处。请各县市区和有关学校将主要办学成就和特色形成1500字左右的书面材料,于2004年1月10日前报市教育局“名校办民校领导小组办公室”。

    这样的政策究竟对不对?“名校办民校”到底是不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我个人认为,“名校办民校”与大学的独立学院一样,是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在一定时期对于扩大优质教育的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民办教育的发展,这个做法应该及时停止。

    第一,“名校办民校”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大家知道,名校的优质师资是由国家培养出来的,名校的形成也是国家长期支持和倾斜的结果。而“名校办民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利用国家培养的师资和长期积累的优质资源,让学生家长掏钱买他们本来不应该买的单,这样,就使义务教育大打折扣。

    第二,“名校办民校”导致择校风愈演愈烈。就近入学是国家为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名校办民校”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强化了家长的择校心态,使择校费年年攀升,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

    第三,“名校办民校”抢夺走了许多普通中小学的大批优秀生源,容易导致一些普通公办学校越办越差,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第四,“名校办民校”使真正的民办学校无法发展。“名校办民校”的教师基本是国家发工资的,许多资源包括无形资产都是政府无偿给予的,实际上是用国有的义务教育资源办高收费学校,只要它的收费与真正的民办学校相同或者略低,就会使民办学校无法生存。根据广州市教育局公布的资料显示,广州市去年提供的1.33万优质初中学位中,其中属义务教育收费的是88个班,属“名校办民校”的有42个班,这就意味着有1/3左右的广州市学生不能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国有优质初中,除非选择高价学校。 

    所以,我认为必须及时调整有关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停止“名校办民校”。名校经办的“民校”应尽快与“名校”脱钩,引入民间资本组建股份制学校,使其与其他民办学校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的竞争。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