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4年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建言 > 教育


陈景秋委员: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学校的困境

教育

   “一步一回头”是新近一本描写三峡移民的书。三峡百万移民为了三峡工程、为了国家利益作出牺牲,一步一回头地告别了他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家园。但是目前移民学校搬迁面临困境,急需统筹解决。
   
    地处三峡腹地的重庆,占了三峡工程淹没区的21个区县中的17个,占移民任务总量的81%。重庆的移民搬迁任务包括435所各类学校,共计4803个教学班、4.5万名学生、1.9万名教职工,淹没学校占地257.1万平方米、校舍135.9万平方米,需要移民安置。其中直接淹没学校31l所,占地184.1万平方米,校舍99.5万平方米;直接淹没漏登学校34所,占地7.8万平方米,校舍5.1万平方米;需要随迁学校84所,占地5.2万平方米,校舍31.3万平方米。 

    据我市有关部门反复测算,重建这些学校,需要划拨和新征土地525.1万平方米,新修校舍332万平方米,需要投入资金15.3亿元。但是静态移民资金仅有3.5亿元,静态资金缺口高达11.8亿元。截至2003年底为止,重庆市已搬迁学校172所,总投资7.8亿元,其中学校贷款和建筑公司垫款2.98亿元。根据测算,重庆市三峡库区迁建学校已经竣工交付使用、在建和未开工的学校257所,尚缺6.98亿元资金缺口。
   
    尽管自1996年以来,全国开展了对口支援三峡库区教育的工作,仍然未能彻底解决重庆市三峡工程移民迁建学校的根本问题一资金严重不足。目前,重庆辖区内三峡工程移民已迁建学校纷纷债台高筑,陷入困境,无钱完善学校各项必需功能设施,而且时常面临施工企业上门讨债,教室、校门被锁的事时有发生。正在动迁的学校,建设速度慢,施工企业纷纷看菜吃饭,有关建设工程大多处于干一千停一停状态中。未动迁的学校,经费筹措困难,无法动迁,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寅吃卯粮,已将仅有的移民补偿调剂到已迁和正在动迁的学校使用。
    
    导致重庆市三峡工程移民迁建学校的资金严重不足的原因在于: 

    1.已有移民迁校补偿政策标准大大偏低。
   
    2.国家建设法规变化和物价指数上涨导致建筑成本提高。
   
    3.基于义务教育法规要求,对移民搬迁学校重建比过去长期保持在很低水平的库区学校要适当扩大规模。
   
    4.三峡库区就地后靠移民,山高谷深防地震的特殊地质条件为重建学校增加了费用。
   
    5.库区各地地方财政财力薄弱。
  
    重庆市三峡工程移民迁建学校的资金严重不足问题,是无法也不应该只靠重庆市的力量解决。贯彻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妥善地安置好三峡移民,为移民的孩子修建足够的、合格的学校,是国家对移民应给的回报。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