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4年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建言 > 社会和法制


陈守义委员:“长三角”地区机场建设亟需统筹整合

社会和法制

    近年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进一步加强了区域协调与合作,跨省、市的港口、高速公路建设等统筹整合日显效果,区域经济呈现出经济总量大、增长速度快、效益提升明显的良好势头,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但同时,由于区域统一协调管理工作的滞后和两省一市分立的行政隶属格局影响,区域内产业结构雷同、内部竞争过度,投资分散,重复建设的现象仍十分突出,进而致使区域总体竞争力受到影响和削弱,其中反映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最为突出、最为明显的是机场建设问题。
    
    有关资料表明,目前“长三角”地区平均每万平方公里的机场密度为0.8个,超过美国每万平方公里0.6个的水平。到“十五”期末,华东地区将拥有运营机场36个,这些机场绝大部分汇集在“长三角”。预计到2020年,这一区域拥有的民航机场将达到48个,从而形成平均每间隔400公里左右就有一个机场覆盖的布局,以“长三角”为中心的华东地区未来将成为国际上机场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机场资源大量浪费将成为不争事实。以浙江省为例,在全省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座落着7个民航机场,虽然萧山机场的营运渐趋正常,但仍有不少机场能力闲置、入不敷出。随着沪杭甬高速公路的拓宽,加上遍布浙江的高速公路网的开通,越来越多的浙江人选择到上海坐飞机出行,浙江的一些地方机场陷入了航班少、客源少、亏损大的困境之中。又如江苏南通机场开航至今,一直陷入亏损境地,成为当地的一个沉重负担。再从华东地区已停航的3个机场看,其中两个是因为航班量不足原因所导致。有专家指出,机场是投资额大、回收周期长的项目,客货运输不保持一定的航班量、运输量,就会导致亏损。 

    然而更令人关注的是,还有一些城市正在大张旗鼓地上新的机场建设项目。除了无锡硕放机场改扩建外,江苏的其它一些地级市也有造机场的设想,有的还有项目建议。此外,机场间航线资源的争夺也不断升温。去年5月,南京禄口机场成为货运第五航权开放的首家机场之一,还开通飞往芝加哥和阿姆斯特丹的两条国际航线。至去年底,杭州萧山机场接受了升格为国际口岸的验收。所有这些都将促使这一地区机场竞争更加白热化。
    
    从表面上看,“长三角”地区机场的重复建设与升级直接诱发原因是上海虹桥机场的功能转移。2002年10月28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所有国际与港澳地区航班全部转移到了浦东机场。这使上海周边城市到机场地面距离徒增五六十公里,途中时间和运输成本骤增。上海空港“东移”带来的冲击波,直接导致无锡、苏州提出建造新机场的设想。因为谁争取到这一机会,都将为该市经济发展增添新的砝码。

    从深层次原因分析,争相上机场项目是因为机场背后所代表的是地方利益,在外向型经济占重要地位的“长三角”地区,机场无疑是货物进出口与客商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招商引资重要的筹码。在目前的行政考核体系下,各地不得不从发展本地经济上来考虑机场建设,希望各自的家门口都有自己的机场。但必须看到,随着“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等城际、省际间快捷交通的实现,区域内城市的“同城效应”日渐显现,如果继续大规模地规划建设机场,带来的必然是巨大的投资和市场风险。
    
    显而易见,“长三角”机场布局问题涉及到两省一市的经济发展关系,已不单单是上海或者江苏、浙江某一个省市的利益。“长三角”的发展现状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突破区域壁垒,仅仅以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已经显得乏力,我们还必须结合政府宏观调控的有形之手来进行协调,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有超越省市的机构参与协调管理,以避免出现无序竞争的局面。为此建议:
    
    一是建立超越省市利益机构,统一协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站在“长三角”一盘棋的高度,打破行政区域之间的分割和阻隔,对现有的机场资源进行统筹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组合的最优化,从而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二是统筹机场建设规划,明确机场发展的原则和性质定位。要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人均收入水平、各种交通资源的配置、产业结构对航空运输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要对机场规划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可行性研究,处理好机场建设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关系,处理好空港与水陆交通的关系,力求统筹安排。与此同时,要积极发展城际“空中巴士”, 以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立体交通网络。
    
    三是立足现有基础,实现空港资源的充分合理配置,充分发挥现有机场的效益。例如,浙江沿海的部分机场完全可以探索成为客运的地方支线机场和专门化的货运机场,与上海、杭州的大型机场相配套。而拥有两个机场的上海,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完全可以率先建成国际性的航空枢纽。同时,应加快构建以上海机场为枢纽,区域性中型枢纽机场与地方支线机场相配套的布局合理的机场网络群,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差异性经营。对于“长三角”各地的进出口货物,可参照海港“大通关”的模式,避免重复办理手续,进一步提高运作效率;对“长三角”城市间的旅客,可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减少因转机带来的各种繁琐程序和多余环节,实现最大限度的便捷。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