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两会期间,我与全国政协委员赵丽宏等人提出了关于设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但是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答复:国家原则上不设置新的节日。
为此,我提出两点不同看法,并再次提出设立国家阅读节的建议。
第一,所谓原则上不设立新的节日,并没有规定不允许设立新的节日。
第二,阅读问题是中国民族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对世界各国的阅读进行比较研究,我们会得到许多发人深省的数据: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为64本;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为55本;美国现在正在开展平均每年每人读书达50本的计划。我国的阅读是什么样的状况?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九年期间,学生课外读书量要达到400万字,如果每本书是10万字,就是九年读书量为40本,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足5本。更为重要的是,在我们的党政干部群体中,甚至在我们大中小学的教师队伍中,读书也并没有成为许多人的习惯。如果我们再不重视阅读,如果我们再不建设书香校园,进而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我们的民族前途和命运就会令人担忧。在我们召开的一次讨论会上,许多专家说:“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如果沦落到大家不读书了,顶多看看日本连环画,那是非常可悲的。”“现在要解放学生,把学生从题海、游戏机房、网吧中解放出来,引导他们读书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能没有什么比阅读节更重要的节日了。我们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审视天下大势,纵观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繁荣昌盛,要昂首于地球群脉之巅,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依靠一种振奋的民族精神。
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就意味失去凝聚;
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就等于没有灵魂。
这所有的一切,都呼唤我们捧起书本。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存一笔精神财富,我们将享用一生,荫及子孙。
第四,阅读节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一个学习型的民族,才是一个不老的民族;一个爱读书的华人,方能将龙的血脉相承!在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怎么建立?我们认为,最简单、最快捷、最有影响力、见效最快的方式应该是全民族阅读。
第五,阅读节是国内外比较普遍的通行做法。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设立了全国性的读书节。1996年美国将每年的4月确定为“全国阅读月”(从1979年始,每年9月最后一个周末在第5大道上也有热闹的纽约读书节,纽约被称为世界书乡),英国1999年发起读书年活动,法国是世界上最早确定读书节的国家(每年的10月15—17日)、日本、德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也都有全国读书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也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这一天是莎士比亚的生日)。
在我国,团中央及许多省、市已经成功举办多类型阅读节。2002年11月24日团中央机关举办了青年读书节启动仪式,北京市于2002年3月23日—4月2日举办了首届读书节,江苏省于2002年6月18日举办首届读书节,2001年12月22上海举办了首届读书节,辽宁也已经举办了七届、山东已经举办三届青少年读书节,云南读书节已经举办两届,重庆也于2002年12月5日举办了首届青少年读书节,深圳、苏州、珠海、宁波、荆州、江阴、庐山、济宁等也都多次举办了读书节……
我国的大学、中小学早已举办了多种形式的读书节。我国80%以上的大学已经有了本校的读书节,如苏州大学已经举办了六届(5月17日)、湖州大学已经举办了6届、复旦大学已经举办了四届、福州大学也已经举办多届、西北师大也举办了两届……2003年,我们在几十所中小学的“营造书香校园”活动也进行了读书节的试点,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因此,我们再次提出,把每年的9月25日作为中国的阅读节。
为什么要用这一天? 1、世界各国确定阅读节的形式是多样的,最常见的是以本国最有影响的作家的特殊日子来确定的。所以我们认为可以把鲁迅的生日1881年9月25日的9月25日,确定为中国阅读节。以鲁迅作为国人的阅读榜样本身就有着极特殊的意义,也能促进全国学习化组织的建立。 2、这是大学生、中小学生秋季开学不久的好时期。中小学生秋季开学时间为9月1日,大学生往往在9月25日左右也全部到校,所以这个时期更有利于他们认识阅读的价值。 3、对于农民来说,9月是收获的季节,阅读也是一种收获。这能从多角度促使农民理解、拥有收获。 4、这一时间距离十一黄金周很近,这有利于国民利用休闲时间进行可持续性的读书。
通过阅读节这样的活动,我们祈望看到,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能捧起一套经典,拒绝粗制,拒绝盗版,与知识为友,与大师为友,与真理为友,用最静心的阅读,来填实自己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
我们祈望看到,每一个中国家庭都能坐拥一壁藏书,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鱼,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物理,情的萌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尽在其中;
我们祈望看到,每一所中国学校都能开设一门课程,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那些充满爱国情操的诗句不胜枚举,那些昭示自强不息品格的至理名言,同样取之不尽……
——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
——阅读,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
——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
——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