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源污染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而农业面源污染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部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在各类环境污染中的比重占到3 O一6 O%以上。农业面源污染将引发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土壤质量退化和一系列的农产品安全隐患问题,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据调查,滇池总氮、总磷负荷的4 6%一5 3%来自于农业面源污染,全国每年生产硝酸盐、亚硝酸盐超标的污染蔬菜已达6 0万吨左右,因蔬菜农药残留引发的事物中毒事件已屡见不鲜,直接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点源污染控制能力的提高,面源污染的严重性逐渐显现出来。目前我国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8 8.3%,从点源治理来削减污染物总量的潜力不大,同时从经济上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却仍然不能有效控制水体污染。而目前我国在面源污染控制上投入仍不多,面源污染物总量削减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加快全国范围内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防治我国水体污染,确保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和突出问题 1、化肥用量过高、肥料配比不合理和流失严重 我国平均化肥施用平均水平(折纯量)达3 7 5公斤/公顷,大大超出了发达国家设置的2 2 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一些蔬菜基地化肥使用量高达1 O O O公斤/公顷;在肥料配比上,全国N:P:K比例1:0.4 5:O.1 7,氮肥用量偏高,重化肥,轻有机肥,造成土壤酸化,地力下降等;由化肥过量使用引起的氮磷流失进入水体的污染负荷已经远超过于工业点源所占的负荷,我国“三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已占水污染负荷的1/3—1/2。
2、农药使用水平高、品种搭配不合理和污染严重 我国2 0 0 3年农药使用平均水平为7.5公斤/公顷,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使用比约为5:2.5:2.5(发达国家使用比通常为4:2:4),而且高毒高残留有机磷杀虫剂所占比重过大,占农药使用总量的2 1.5%以上;但其利用率低,约70%的农药散落于环境中,对土壤、地表水、地卞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其中蔬菜、水果由于施药频繁、严重超量,污染状况较严重。 3、畜禽养殖废弃物产生量大,处理率较低 我国畜禽养殖,2 0 O 3年全国禽畜粪便年产量超过2 O亿吨,是工业废弃物的2.7倍。预计到2010年,粪便排放量将达4 5亿吨,畜禽粪便中含有机氮、磷量分别为1 5 9 7万吨和3 6 3万吨,相当于我国同期化肥使用量的7 8.9%和5 7.4%。因其处理设施投资少,养殖分散等原因,畜禽粪便和污水的工程处理率较低。 造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重的主要原因是:(1)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落后,农业产业结构不完善,农民科技教育不到位等;(2)农业环境保护体系不全,主要存在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队伍和机构不健全等问题;(3)农业环保投入严重不足,环保型农业技术推广乏力等。 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几点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宣传教育,强化政策引导,完善保障体系 从领导层次开始力口强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视,抓好组织落实,完善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建立目标责任制,分阶段、有重点地逐步推动工作开展;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和投资力度,提高人们对保护农业环境、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意义、原则和途径的认识,增强领导工作的针对性、超前性,提高农民参与的主动性、自觉性,努力营造良好的绿色氛围;另外要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无公害农产品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标准化体系,依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业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把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作为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2、开展调查,制定规划,确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 有组织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的全面调查和监测,掌握不同地区的主要农业面源污染源包括及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等,因地制宜地制定各地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总体规划和相应的实施方案;同时要有重点地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抓好太湖、滇池和巢湖等国家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和调查,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质量。 3、突出重点,选好项目,推广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1)在环境建设上,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积级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环境工程建设,推广生活垃圾净化沼气池技术; (2)在土肥建设上,着力实施“沃土工程”,推户科学施肥技术。因地制宜采取与现行耕作制度相配套的省工、省时、实用的多种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和方法; (3)在防治技术上,着力实施农产品安全生产可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工程,控制和减轻化肥和农药污染; (4)在防治形式上,着力抓好畜牧生态小区建设,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4、应用科学的农业生产综合技术,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 利用科学的农业生产综合技术,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选择典型地区,建立以化肥、农药结构调整和品种改良,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农作物秸秆和废旧塑料和生活拉圾治理为主的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并在此基础上向全国范围逐步推广,提高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力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