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西部各省区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纵向分析发展较迅速,变化巨大。但是,西部地区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特别是与东部相比,西部经济发展显得缓慢,西部与全国的差距不断扩大,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在迅速扩大。 一、分析的方法和得到的结果 分析的对象,我们取西部12个省市区全体,东部取广东、江苏和浙江三省。东部为什么仅取这三个省份?考虑的因素是:l、这三个省的经济从结构上既有城市经济,又有农村经济;2、改革初期这三个省GDP结构和三次产业领导者就业结构,与西部各省相近;3、改革初期西部的一些省与三省的差距较小。如:1978年甘肃省人均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三省的900''船台和118.6%;4、东部这三个省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来看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态势最好的三个省。
分析的时点,取改革以来1978,1990,1995,2000和2002年5个时点,时间跨度为改革以来的24年。 分析的指标,选取GDP总量、进出口总额、人均GDP0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 对差距的描述。
我们比较19781年、1990年和2202年三个时点。1978年至1990年和1990年至2002年两个时问段都是12年。
首先用百分比来描述GDP总量,西部与东部三省之比,1978年为117.1%,1990年下降为89.2%,2002年下降为66.9%.人均GDP,西部与东部三省之比,三个时点分别为69.0%,6。52.1%,36.3%。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三个时点分别为93.7%,72.5%,64.9%。农民人均纯收入,三个时点分别为67.5%,56.5%,42.0%。支撑经济增长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人均),三个时点分别为98.3%,47.2%,42.0%。如果取西部最低的指标与三省比较,2002年人均GDP比值仅为20.4%(贵州),相当于五分之一;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6.6%(贵州)相当于四分之一。 再看绝对差距,所有的指标都已换算为2000年价格标准。人均GDP,西部低于东部三省,1978年为378元,1990年1982元,2002年9724元。前12年差距扩大1604元,后12年差距扩大7742元,其中2000年至2002年差距扩大2713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西部低于东部三省,1978年为7l元,1990年961元,2002年3675元。前12年差距扩大890元,后12年差距扩大2714元,其中2000年至2002年差距扩大7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西部低于东部三省,1978年为178元,1990年808元,2002年2511元。前12年差距扩大630元,后12年差距扩大1703元,其中2000年至2002年差距扩大308元二支撑经济增长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人均),西部低于东部三省,1978年为29元,1990年5 13元,2002年3313元。前12年差距扩大484元.后12年差距扩大2800元,其中2000年至2002年差距扩大1148元。
以上分析表明,尽管改革以来西部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使得西部与东部三省的差距在迅速扩大。 二、对西部与东部差距迅速扩大的分析
对差距迅速扩大的原因,政府部门和理论界都有客观的深刻的分析,并且在主要方面有共识。这里不再分析。我们着重分析这种状况的消极影响,以及严重性和紧迫性。
(一)这种状况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相适应。西部与东部三省差距迅速扩大的状况,不仅是居民群体在贫富上的两极分化,而且是区域贫富的两极分化。我国的基尼系数近两年达到0.45左右,很大程度上是由西部与东部的巨大差距造成的。实际上,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是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距同时存在的.如果任凭这种状况存在并且继续发展,可能会引发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这种状况不符合科学的发展观的要求.科学的发展观要求经济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区域之间协调发展。西部经济欠发达且发展较缓慢,西部与东部的差距迅速扩大的现实,这种不协调的状况已经非常突出,非常严重。
(三)这种状况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不相适应。全面小康标准中有以下重要指标:,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按2000年汇率8.27元人民币兑l美元,折合人民币2481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按2000年价格,下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按照西部地区2000年的实际,若能如期实现这三个目标,从2000年到202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必须达到:人均GDP增速8.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5.9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8.27%。考虑到1978年至2002年西部总人口由2.49亿增长到3.67亿,年均增长1.64%,这就要求西部GDP总量增速必须高于11.05%。实际上1995年至2002年这7年里。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条件下,西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这7年西部GDP总量的年均增速为9.25%。今后20年里,在现有条件下,若要求西部GDP总量年均增速保持11.05%的高速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让西部地区继续按照现在的条件和趋势发展,到2020年西部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难度是非常大的。 (四)近几年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西部12个省市区经济发展较缓慢,与东部有巨大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呈现迅速扩大的趋势。西部这个地域辽阔的大市场很多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启动,这方面的巨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五)根本上是西部的“三农"问题。部经济与东部的差距,突出的差距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差距。因此,西部与东部的差距,从根本上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差距,归结为西部的“三农"问题。 三、我们的建议
西部与东部发展的差距迅速扩大的状况不能任其继续下去了,亟待转变。基本的思路是,控制差距不再扩大,进而逐渐缩小差距。国家应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 我们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以下建议t 1、推动西部加快制度环境建设,尽快减弱、直到消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2、推动西部加快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3、支持西部加快发展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
4、加大西部与东部领导干部的交流,从东部选派一大批优秀的领导干部到西部任职。
5、在政策上和资金投入上进一步加大对西部的支持力度。加大对西部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对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分析表明,1998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加大从政策上和资金投入对西部支持的力度,已经显现出积极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