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4年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献策 > 教育


陈守义委员:关于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建议

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培养出大量的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知识分子和大批的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这些人才的辈出基础教育功不可没,因为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尚未被各级领导所认识(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些同志),从现实情况看,相当部分地区比较热衷的是建设教育园区、关注重点学校和示范性学校评估、设法把教育质量较好的学校转轨为“国有民办”等,看起来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每年都在增长,但增长的部分基础教育所得甚微,致使教育发展不均衡状况尽今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其结果,一是人为造成了义务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改造薄弱学校仅是一个口号而已;二是造成“学校择生、学生择校”现象和“乱收费”行为禁而不止;三是教育改革步履维艰,素质教育难以实施。鉴于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的实际,为把有限的教育经费真正用在刀口上,在此建议:

    1、政府应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制定刚性指标。每年财政投入教育经费的盘子中,对用于基础教育的额度应有个相对倾斜的百分比,并随着每年投入的增长而增长,确保此项经费不被挪用,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乱收费”的最有效办法。

    2、政府应监管教育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教育经费的不足,一方面表现为政府投入的不足,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低下,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加剧资金短缺的发生。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除有些学校管理不善外,更多的是一些地区或学校为争创国家、省、市重点示范学校,制定了与自身条件和水平不符的办学扩张计划,毫无顾忌的不惜投巨资建设教育园区或新建学校,这就使本就紧缺的教育经费在流向上由一个面缩到了一个点,这不仅有悖办好每一所学校,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反而拉大了校际办学差距,人为地扩大了薄弱学校的队伍。因此,政府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考核不仅要看教育事业的发展,还需重点检查教育经费投入的流向;要改变教育评估的支点,变单端评估为双端评估,即把教育评估的着眼点从重点示范性学校转向一般学校,尤其是对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进行评估,使均衡化办学从理论到实践上成为可能。

    3、“国有民办”的办学体制不宜提倡。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实现多元化办学体制,是教育的一大进步。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在“民办”学校队伍中,有相当数量是所谓的“国有民办”学校。这类学校多数实质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而是享受特殊政策的公办学校,其中有不少还是由重点学校或名牌学校转化而来的。这些“国有民办”学校性质上的不确定性和运行机制上的二元性,使本应由全社会共享的国有资产出现了享受主体的转移,也造成了分配上的不公正,同时还造成了各类性质学校竞争地位的不公平性。因此,对目前客观存在的“国有民办”学校,应象高校二级学院一样,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实现体制转换,即与公办性质脱钩,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运行机制。今后,应只有“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概念,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更大作用。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