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4年两会专题 > 大会新闻


朱永新、罗黎辉作客人民网谈网络与参政议政


    2004年3月12日10:00,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和全国政协委员罗黎辉做客强国论坛两会专区,主题是“网络与参政议政”。视频主持人是人民网唐突。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网络有几个大的特点,这是其他方式参政议政所达不到的。第一,一般的网民,特别是强国论坛的网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比较强烈,因为强国论坛本来就是为国家献计献策的,能够使用网络的人往往是社会上比较活跃的人。第二,他们反映的意见往往更加真实,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比如说我们平时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个人讲话要考虑顾及这个话说到什么程度,网民就不用想了,穿着马夹就进来了,尽管我们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任,但是他可以更加开放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高兴骂可以骂两句,高兴评论可以评论两句,这时不考虑任何利害关系,这比近距离交往更有优势,也更加真实。而且更多的反映民意,比如说这次强国论坛有几次采访,一个是关于高考,网友有那么多跟贴,实际上这种舆论调查就能够直接的反映民意,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参政议政的新的平台。
                 ——朱永新

  在参政议政方面,以这样的工具加入到参政议政的平台上,我觉得它能实现的功能、发挥的作用是多元的,另外是互动的。但是另外一方面,比如说这次两会期间,像宪法的修正案,马上就在网上出去了,大家都可以关注。另外政协委员要参政议政,可以通过网络,利用网络上的数据库收集各方面的文章、信息,拓展自己的视野,能够把问题研究得更加深透。所以,网络对参政议政能够发挥的作用、实现的功能是多元的、多层次的,是很丰富的。
                ——罗黎辉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强国论坛嘉宾访谈。今天我们请到的是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罗黎辉委员,欢迎您。 

  【罗黎辉】:大家好! 

  [主持人]:还有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 

  【朱永新】: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我们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网络参政议政,两位委员在利用互联网工作和参政议政方面都有很多的看法和建议,先请两位跟网友讲两句。 

  【朱永新】:各位网友大家好,大家都是老朋友了,我们在网络上经常见面。网络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媒体,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走进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同样走进了政治生活。利用互联网积极的参政议政我觉得是非常有益的尝试,去年我第一次走进了强国论坛,跟各位网友做了面对面的交流。同时我自己也有个网站,新教育在线,我们教育在线也有4万多名注册的网友,他们每天也都在参政议政,把他们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通过网络的方式跟大家交流和分享。所以,从去年7月份开始,我就已经在我的教育在线上正式的开始征集两会的建议,叫“请为中国教育鼓与呼”,访问量很大,大家对教育有非常好的建议。这次两会有一些提案直接来自于强国论坛的建议。所以,我觉得网络的确是一个参政议政的推进器,是中国政治文明的推进器,我觉得这个比喻是非常形象的。 

  [主持人]:罗教授您在云南,云南属于西南边陲,在云南这个地方,大学教授、政府官员是如何利用网络来参政议政的? 

  【罗黎辉】:云南地处边疆,原来交通是很不方便的,早些年特别是在解放以前,要到内地来,首先要骑马,然后要乘小火车到河内,再乘船到广州再到上海,因为交通很不方便。建国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很快,但是它作为一个边疆,毕竟区位和中央有差别。所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刚才朱市长提到网络的发展。有了它以后,使得我们的空间迅速的压缩了,透过网络能够解决知情的问题,我们有一句话叫做“知情才能出力”,参政议政知情是个很重要的前提。在云南由于这样的背景,所以很多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在自己的参政议政的工作当中利用电脑、利用网络,现在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手段。所以说网络是个加速器,实际上不分内地和边疆,在我们边疆现在用得也非常普遍,可能在某种意义上讲,它缩小了中央和地方的时空距离。特别像现在有一些干部,随着知识化程度、专业化程度、年轻化程度的提高,现在使用网络、使用电脑的机率大大提高了。比如说像我们云南省省政协主席,他本身也就是一个非常热爱电脑,几乎每天都要使用电脑和网络的主席,通过电脑、通过网络,实际上可以知情,可以做到广纳雅言、广纳民智,把民智集中起来,通过参政议政的渠道来实现参政议政。 

  [主持人]:您刚才讲到广纳民智,在我的了解中,好象朱老师在新教育在线里,包括这次在强国论坛征集网民建议方面有更多的感慨。 

  【朱永新】:对,刚才罗主席讲到云南,事实上新教育在线在云南就有很多网友,像思茅地区的农村学校,我们就有一位叫罗明的网友,他就是一根电话线,把一个学校12个孩子和整个城里的老师、城里的孩子联系在一起,同时他们也把他们生存的状态及时的反映过来,那个地方还很困难,因此我们给那里的孩子提供学费,没有图书我们就给他们捐赠图书,应该说把各地现实的情况掌握得非常清楚。很多建议是在日常的网络中,大家反映的问题提出来的。这次我提出一个关于减少教育评估的建议,因为我每天都要上网,很多老师都在埋怨中小学,包括大学里也有评估,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就造成很多学校校长没有精力抓教学和抓学校的正常运作,造成了很多学校做假帐,造成了学校的负担,苦不堪言,像这样的意见,逐渐就在我头脑里形成要表达的愿望,然后就开始进一步的收集素材。所以,我们的很多建议酝酿的过程就是从网络上收到信息,然后再提炼成建议,再放到网上去,我们从去年7月份就开始往网上看,网友们再帮你补充材料,完善意见,这样提案就比较全面、比较完善。这次乙肝的提案,这个提案完全是人民网的网友提供的,后来还有一个“肝胆相照”论坛,我就到那个网上找材料,因此这些材料都不是我自己写的,都是从网友的原始材料里直接摘录出来,他们为我们参政议政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也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我觉得网络有几个大的特点,这是其他方式参政议政所达不到的。第一,一般的网民,特别是强国论坛的网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比较强烈,因为强国论坛本来就是为国家献计献策的,能够使用网络的人往往是社会上比较活跃的人。第二,他们反映的意见往往更加真实,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比如说我们平时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个人讲话要考虑顾及这个话说到什么程度,网民就不用想了,穿着马夹就进来了,尽管我们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任,但是他可以更加开放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高兴骂可以骂两句,高兴评论可以评论两句,这时不考虑任何利害的关系,这比近距离交往更有优势,也更加真实。而且更多的人反映民意,比如说这次强国论坛有几次采访,一个是关于高考,网友有那么多根贴,包括电脑派位的问题,有多少人是反对电脑派位的,有多少人是支持的,实际上这种舆论的调查就能够直接的反映民意,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参政议政的新的平台。 

  [主持人]:刚才注意到罗教授带着电脑,是无线上网的。 

  [无名之贝]:欢迎朱永新常委、罗黎辉委员来参加访谈,两位参加两会这两天还坚持上网吗? 

  【罗黎辉】:每天都坚持,虽然两会期间,大家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这次我们直接参加了全国政协的会议,开得非常好,今天下午要闭幕,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其中有一个特点,这次的提案和会议的书面发言特别的多,每天都有很厚,再加上每天报纸各方面的文件信息,加上会议,应该说日程安排是挤得满满的,但是我们每天都要挤出一个小时乃至更长的时间,有的时候到了晚上12点半、1点还要上网。 

  【朱永新】:我每天早晨在网上晨练,像人民网、新浪网我也观察。事实上网络的反映是最及时性的。不止是我,像陕西省的常务副省长也是这样,说明这些领导干部都非常关注网络。 

  [无名之贝]:请问罗校长,您在今年政协中提案什么了? 

  【罗黎辉】:这次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大家都围绕着科学发展观来讨论国家社会发展大政方针方面的问题,积极的参政议政,从这个角度在调查的基础上,我提了一个提案,就是关于能否在全国自然科学有了五个大奖,国家级的大奖的基础上,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审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现在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里,国家级的奖项现在还没有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科学发展能够全面的繁荣整个我们国家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话,我建议在人文和社科两个方面也应该是国家级的奖项。 

  [风火轮]:罗教授,您有没有利用网络收集民众意见的经历? 

  【罗黎辉】:云南省政协已经开通了一个网站。另外我要特别提到人民网,都有一个调查民意的窗口,所以我们可以透过这些窗口来了解民意的动态。还有围绕着一些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网络组织的讨论,这些都是我们了解民意的一个很重要的窗口。我再说一句,比如说像一些国家的领导人,他们也都非常重视网上的言论。 

  【朱永新】:包括人大的许嘉璐委员长,他也经常上人民网、新华网,有一次新华网有一个我的报道,他马上就说写得非常好。 

  【罗黎辉】:除了许嘉璐委员长,还有成思危主席。 

  [网友]:问一个可能让诸位委员有点尴尬的问题,您对苏州被称为“歧视之都”怎么看? 

  【朱永新】:我这次才刚刚知道,因为我以前并不了解乙肝携带者在全国有那么大的数量,有1.2亿人数,每1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同时我也不知道苏州被很多网友称之为“歧视之都”,过去我收到过一两封信,也让有关部门去处理,我只把它当做是个别的案例,这次网友的很多建议让我很触动,我回去以后一定会推进这件事情,我希望苏州能够成为在全国比较早的为乙肝携带者开绿灯的城市,能够使他们的就业、升学方方面面享受正常公民的权益。大家也知道,苏州对艾滋病是全国第一个以城市的名义颁布条例的,只要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去推进,苏州一定能把这件事情做好,这点我有信心。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