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5年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风采


苟建丽委员建议:关注“空巢孩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外出打工,将孩子扔给了老人或寄养他人,家成了“空巢”,留下的“空巢孩子”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

  以四川省遂宁市为例,3个县10个区的2006个行政村有422440户家庭,有16岁以下的“空巢孩子”240861人。据统计,“空巢孩子”中1~3岁的占11.3%,4~6岁的占26%,7~12岁的占38%,13~16岁的占24.7%。父母每年回家一次看望子女的占66.6%,两年回家一次的占22.7%,两年以上不回家的占10.7%。

  被调查的“空巢孩子”中,有60%的孩子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撑,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危机。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有人管教,有的孩子成了“桀骜不驯”的“小皇帝”,打架斗殴、逃学、旷课,常常与一些社会上的“小兄弟”混在一起,抽烟、喝酒、泡网吧,甚至发生偷盗、抢劫的恶性治安事件。有些孩子父母外出务工,得不到工钱无力负担学杂费,造成孩子失学。有些孩子的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能在生活上照料好他们已是很不容易,孩子的学习老人根本管不了,只能任其发展。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应从战略的高度出发,重视这一社会现象和问题。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苟建丽在此次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专门就此问题发出呼吁——“关注农村‘空巢孩子’让他们身心更健康”。她建议:出台扶持政策,划拨专项资金,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以保证“空巢孩子”完成义务教育。目前,当务之急是在农村中心小学、初中建立全日制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集中管理,设立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发挥教育、民政、群团等部门作用,成立“外出务工人员‘空巢子女’假期学校”,调动家庭、学校、社会积极因素,解决他们在学校放假期间生活、学习和心理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培养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成立关心“空巢孩子”工作委员会。动员、整合社会力量,加强对“空巢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协调各方面关系,解决各种矛盾,帮助这些孩子健康地度过这段特殊的人生历程。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