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5年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建言 > 经济


尹明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经济

  
  什么叫“中国制造”?这是个地域概念。只要在中国疆土内制造的,无论它的技术、品牌、利益等属于中国或外国。什么叫“中国创造”?这是个所有权概念。只要是技术、品牌、利益等属于中国资本控股所造的,无论它是在中国生产或国外生产。比如中国力帆在越南办有一家合资工厂,中方占70%的股份,使用属于中方的技术、品牌,这个厂就是越南制造中国创造。

  近来,我国国家领导人大力提倡从“中国制造”提升到“中国创造”,这是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政策导向,其意义之重大有如下几个方面:

  增强中国技术。中国制造可以使中国的GDP增大,但难以增强中国技术。比如某中法合资汽车公司,更换一个螺钉都要报到法国由国外公司批准。合资轿车在中国已有10多年的历史,可给中国留下了多少汽车技术?比如汽车电喷,ABS技术,完全被几家外国公司垄断。力帆轿车想购买他们现成的电喷技术,外国公司派三五个工程师来中国调试10天半月即可。可他们偏要送六辆车到欧洲去,还必须六个月的时间,花费上百万元费用作调试。你拿钱都请不来呀!他们就这样卡你。中国制造20多年,中国对外技术的依赖没有什么减轻。倡导中国创造,鼓励技术归属权属中国资本,必定有利于中资企业(哪怕设在国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增强中国品牌。品牌是竞争力,是附加值。中国制造20多年,培育壮大了多少国外品牌,他们在中国市场上如鱼得水,声名遐迩,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让中国品牌在中国土地上生长困难,甚至它们通过控股、收购方式把许多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国品牌冷藏消失。提倡中国创造,鼓励、支持、引导中国品牌,中国品牌才可能由少到多,由弱到强,中国的民族工业才可能通过品牌的增强而壮大。

  增强中国利益。据说,在中国制造的合资企业的汽车外资,他们用30%的资本,拥有了50%的股份,占有了70%的利润。在中国贴牌生产的外资产品,有资料分析,他们拿走了利润的92%,只留下利润的8%给中国企业和员工。真是人家吃肉我们啃骨,人家吃米我们吃糠。转到中国创造,更多利益就会留给逐渐长大的中国技术和中国品牌,留给中国资本,无论它是国有资本或民营资本。

  增强中国国防。中国渴望和平,只要和平发展,不会掠夺别人,但世界并不太平。谁也不能保证再不会有人来侵略中国。假定某一天M国与中国交战,在中国制造的M国资本一定会迅速撤资停产,不会为增强中国综合国力作丝毫努力。相反,中国创造的企业一定会坚守岗位,为抵抗侵略而继续中国创造,远在国外的中国创造,也出钱、出力甚至迁回故土保家卫国。民谚说: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遍地飞。夸张一点说:中国创造赴国难,中国制造各自飞。

  中国制造当然曾经起到过重大作用,现在、今后也会有积极作用。既然中国创造比之中国制造有如此众多的可贵长处,我们就应坚定不移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民族品牌需要民族市场孵化。中国创造的载体是中国品牌或民族品牌。必须承认,民族品牌在我们的民族市场上成长艰难。首先民族品牌历史不如外资品牌久远,实力不如外资品牌强大。在品牌推广、营销策划上财力、声势都处于劣势。当今社会是个认牌购物为牌掏钱的社会。外资品牌强大的攻势,部分媒体的摇旗呐喊,特别是部分消费者追捧舶来品牌,使外资品牌大有压垮民族品牌的趋势。更为严重的是,不少手握权力的干部和口霸话语权的学者,他们盲目推行全球化、国际化,妖魔化民族主义,不主张民族品牌,不理解中国创造,他们的言行和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韩国、日本等国大相径庭。日本、韩国的民族品牌也曾经弱小过,但是他们在权威倡导、媒体宣扬、消费者爱护之下,在他们的民族市场孵化之下,茁壮成长,出现了丰田、松下、索尼、现代、三星等世界级品牌,支撑着日本创造和韩国创造。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世界上一等一的中国民族市场孵化出一等一的民族品牌。

  中国创造需要中国政府扶植。在有些领域,中国政府给外资准入、土地、财税等的优惠超过了中资。“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许多地方政府的政纲,使中国制造蓬勃成长,使中国创造步履蹒跚。中国传统文化太讲礼,太谦让。“中国是礼仪之邦”,“礼多人不怪”,“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让人不是怕人”,“退后一步自然宽”等等,总之客为大,客为先,客人坐上席,极端地“宁赠友邦”,这些观念无疑影响着政策向中国制造倾斜,挤压着中国创造的空间。我们不欺凌客人,但也不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向客人示好。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不是国家利益至上。“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今年1月《环球时报》有文章说得好:“试想,如果没有伟大光荣的抗日战争,如果没有横刀立马的抗美援朝战争,如果没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边疆的自卫反击战,中国哪里会有今天的国际地位?”中国政府必须用政策扶植中国创造。像那种一个外观专利各费共收11905元,一个发明专利各费共收86005元的政府收费,肯定不利中国创造的成长。消除中国创造成长的体制性障碍,已刻不容缓。

  中国创造的成长需要土、光、雨、风,需要民族市场的“沃土”,需要政府政策的“阳光”、“雨露”,需要媒体和舆论的“和风”。我们今天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鼓劲造势,兵马未动,舆论先行,春风劲吹,祈愿春风杨柳万千条。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