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5年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建言 > 经济


蔡继明: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和对策

经济

我国高低行业平均工资比较表(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155页。
我国高低行业平均工资比较表(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155页。
  
  一、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现状

  随着收入分配制度变迁,收入分配的内涵在市场化导向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要素从非市场化走向市场化,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进行流动和组合,由此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和职工总体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我国行业收入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收入差距也不断拉大,并表现出一定的U型曲线(如表1)。

  表1 我国高低行业平均工资比较表(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155页。
  
  从表1我们可以观察到,我国行业之间工资水平变动表现出四个特点:

  (1)代表性行业的工资水平变动可以分为两个时间段:1978年~1987年;1988年~2002年。在这两个时间期间我国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比从1978年的2.17倍缩小到1987年的1.55倍,然后一直持续上升到2002年的2.99倍,表现出一定的U型曲线。收入比较高的行业大多是那些国有垄断行业,比如电力煤气、金融保险、房地产、采掘、地质勘探业。一直到2001年,知识含量最高的科学研究行业的工资水平才上升到第一位。

  (2)从1978年起至今,电力煤气、金融保险、房地产、采掘、地质勘探业等行业成为国有经济中收入水平增长最快的行业。

  (3)国有程度最高的金融保险业是全部国有经济中职工收入水平增长最快的部门,该部门有五年连续列于榜首。

  (4)行业收入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我们在计算1988年~2002年期间行业间最高收入水平与最低收入水平时发现,行业收入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1991年行业平均收入最高与最低水平仅相差1.55倍,到2002年这一差距扩大到2.99倍,其极差比是10691元。

  二、我国行业合理收入差距的标准

  行业职工合理的收入差距应该客观地反映行业职工人力资本贡献、人均劳动强度、劳动复杂程度以及劳动环境的差别。我们根据行业职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AE、人均劳动强度、劳动复杂程度、劳动环境的综合评价AZ、行业垄断程度和政府发展经济的意愿和能力因素,进行进一步回归分析。行业职工合理收入差距TI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TI=-558.224+105.864AE+231.38AZ-31.1AM-883.44SS
       (-4.648)(3.433) (9.370) (1.474)(-1.343)
     R=0.847  F=78.88

  括号中为各回归系数的t检验值。拟合优度R=0.847,拟合优度比较大高,方程显著性检验F=78.88>F0.01(3、21、0.99)=4.87,说明回归方程与样本观察值更吻合。方程常数项为-558.224,说明2002年我国行业收入分配中还存在一定的平均主义分配现象,通过平均主义而获得的收入应该扣除。AE的系数是105.864,说明行业职工平均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人均收入可以提高105.864元,行业平均教育收益率达到8.57%,这一教育收益率接近国际水平。AZ的系数是231.38,说明人均劳动强度、劳动复杂程度、劳动环境的综合评价每增加1%,人均收入可提高231.38元,这说明行业人均劳动强度、劳动复杂程度、劳动环境的综合评价的收益率还是很高的。SS的系数是-883.44,说明政府优先发展哪些行业的能力与意愿对行业职工收入的影响比较大,也就是说政府对基础行业、重点行业的政策倾斜和投资倾斜可以使这些行业职工人均收入比其他行业职工人均收入多2650.32元。这些收入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在计算行业合理收入差距时必须扣除。AM的系数是-31.10,说明垄断程度每提高1%,行业收入差距将提高31.10元,垄断程度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显然,所有解释变量系数的经济含义都是合理的,模型是有效的。根据此模型,我们测算出行业收入差距的极值比,见表2。表2 我国行业合理收入差距极值比


  农林牧
  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
  煤气建筑地质交通
  运输批发11.841.742.061.861.872.191.41金融房地产社会
  服务卫生教育科学
  研究国家
  机关其他2.032.031.462.212.492.962.312.03  (1)我国2002年农林牧渔业的人均合理收入是6658.47元,而实际收入是6392元,两者的极值差是266.47元,说明我国该行业的实际人均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达不到合理人均收入,因此政府应该千方百计地提高该行业的收入。这也有力地说明了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解决“三农问题”。

  (2)我国2001年行业合理收入差距极值比和实际行业收入差距极值比的比较可以看出,两者相差比较大的行业分别是电力煤气业,实际行业收入是合理收入的1.23倍,不合理收入达到18.89%;交通运输业的实际行业收入是合理收入的1.13倍,不合理收入达到12.8%;金融保险业的实际行业收入是合理收入的1.40倍,不合理收入达到39.9%;房地产业行业的实际收入是合理收入的1.21倍,不合理收入达到21.2%。而且这四个行业都属于垄断程度高的行业,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说明政府对这四个行业在政策支持、投资、产品价格等方面均给予了很高的优惠政策。

  (3)我国知识含量最高的科学研究、教育,虽然拉大了与其他行业的差距,但是这些行业的实际收入极值比均小于合理收入的极值比。如科学研究业的合理收入的极值比是2.96,实际收入的极值比是2.86,二者相差0.10,教育行业的合理收入差距的极值比是2.49,实际收入差距的极值比是1.99,二者相差0.50。

  (4)竞争性行业的合理收入差距极值比更接近实际收入的极值比。如:制造业的合理收入差距的极值比是1.74,而实际收入差距的极值比是1.70,两者只相差0.04。批发业的合理收入差距的极值比是1.41,而实际收入差距的极值比是1.42,两者只相差0.01。说明随着行业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行业竞争的加强,经济资源,特别是劳动力流动程度的提高,行业收入差距通过行业之间的竞争而日趋合理,日趋平均化。

  三、解决我国行业不合理收入差距的对策

  (1)提高行业的人均受教育年限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行业之间的合理收入差距中,我国人均收入最高的科学研究和综合服务业与人均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中,大部分收入差距是由人均受教育年限决定的。两个行业因受教育程度不同而带来的收入差距是858.76元。实际影响的收入差距更大,而这些收入差距又都是合理收入差距,不应该直接缩小。要缩小这部分收入差距,政府只能采取措施缩小行业之间的人均受教育年限。

  (2)增强政府消除不合理行业收入差距的意愿和能力

  由政府的行业不均衡发展意愿和能力决定的行业收入差距是不合理的,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是不利的。它既破坏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效率原则,又体现了行业职工收入之间的不平等。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的行业不均衡发展意愿和能力是形成行业收入差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政府对行业发展实行倾斜政策,可以使该行业的收入提高2650元。因此,政府应加大行业间平衡发展的力度,促使行业均衡发展,实现行业收入均等化。

  (3)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管制

  通过分析可知,我国电力煤气业职工收入差距中有3110元是垄断造成的,占其收入的21.32%。政府政策垄断形成的垄断收入更高。2001年该行业职工收入中约有1766.90元是行政性垄断或政策性垄断形成的。如果我们缩小或消除行业的垄断收入,该行业的实际收入与合理收入的差距就会缩小,甚至消除,因此我们必须对垄断行业进行管制。具体包括:

  第一,打破垄断,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经济环境。

  第二,建立规范的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监管体制。

  第三,积极创建市场竞争环境。最重要的是减少进入管制;改变产权结构,尤其是改变大一统的国有制的产权结构,某些领域可适当向外资和民间资本开放;区分某些特定行业中的自然垄断业务和非自然垄断业务,非自然垄断业务可以市场化,自然垄断业务要进一步加强管制。同时还应该积极培育市场竞争主体。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