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5年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建言 > 教育


朱永新:关于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建议

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均须接受的基本教育。它作为典型的公共产品,必须由国家承担,政府提供。《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但我国目前农村几乎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在交纳名为“杂费”的学费,许多农村贫困家庭的儿童因无力交费而失学。由于存在着因贫困而失学的高辍学率,我国义务教育的实际进展远不如统计数据那么乐观。还由于这一问题主要存在于经济落后的农村,农民的利益和声音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若长期持续下去,将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应当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随着近年来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已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基础,特别是在未来不久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及以上时,国家更应该而且也完全有可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综观世界各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做法,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免费入学,所需费用均由国家及社会承担。

    之所以提出从农村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制,主要是基于以下理由:

    一、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我国有13亿多人口,其中9亿多在农村,约占总人口的64%,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目前,农村在校生的受教育条件虽然已有很大改观,但他们仍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教育大国中亟须特别关注和关心的最大的学生群体。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至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这是我国农村的现实.因此,农村教育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成败。

    二、农民收入增长减缓,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薄弱,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支出更是捉襟见肘,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教育需求,加上“普九”欠债过多,非国家予以重点倾斜和照顾,实在难以继续维持下去。“免费”是义务教育的本真要求所在。义务教育本该是作为公共物品而进行公平供给的,收费本来就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暂时之计。因此,如果一个国家超过一半以上的义务教育都需要缴费的话,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比重近年来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入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来,由于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还有相当部分的经费是通过农村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学杂费等非政府渠道来筹集的。最近几年,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明显下降是三农问题的重要表现之一。从1997年到2000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持续4年下滑,截止到2002年,没有一年增长超过5%。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学生辍学率的不断攀升不能不说与家庭贫困而缴不起微薄的学费有关。1998年,农村初中辍学率达到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7个百分点,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竟然高达10%。由于义务教育收益的滞后性和成效不明显等特点,极大的消除了农民投资义务教育的信心和热情,有些农民就认为接受不接受义务教育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身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继续由农民个人负担义务教育费用,显然不利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因此,免除本不应该负担的义务教育费用,无疑可以增加农民接受义务教育的热情,提升农民对义务教育的收益期望。最近有人明确表示,在部分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焦点现在已经由减轻农民负担转移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调查和测算,在农村率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每年则可减少农民开支105—422元之间,等于增加农民平均收入0.5到2个百分点,其效果不亚于减免农业税。

    三、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受教育权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人权是否真正得到保证的重要内容。教育被视为一种人权,具有强烈的价值含义。1984年联合国制定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规定:“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初级教育应属义务性质”。1990年联合国制定的《儿童权利公约》第28条也规定:“实现初等教育是义务的,并且所有的人都可以免费得到”。根据2000年的统计,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253元,有些偏远地区甚至不足千元。这些收入是将自用农产品等实物收入都包括在内的,扣除这些,现金收入就更少,能承受的现金支出水平很低。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全球192个国家和地区中,目前已有170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义务教育。虽然这些国家的义务教育体制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区别,但也有很多的共同点。即使人均GDP只有中国三分之一的越南、柬埔寨、老挝、孟加拉等亚洲邻国,也都实行了全部免费义务教育。那就是,在各级政府共同承担义务教育的组织和管理责任的同时,义务教育的经费也基本上都是由各级政府财政分担。  

   四、在农村开始首先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具有一定可能性。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按小学生约为初中生人数两倍算,农村小学生约为0.85亿人,初中生约为0.45亿人。按人均GDP与生均财政经费比例的国际平均数算,小学生每年每生需500元,初中生每年每生需1000元,两者合计约675亿元。如从国家级贫困县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贫困县592个,农村人口1.98亿,约3000万学生,其中2000万小学生,生均500元,约需100亿元;1000万初中生,生均约1000元,也需约100亿,两者合计约200亿元(全国政协义务教育课题调研结果约需105亿元)。无论是200亿元,还是105亿元,国家目前都是有能力首先从农村(特别是最贫困最急需的国家级贫困县)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的。根据粗略的估计和测算:农村义务教育支出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工资的费用。现在中国农村的小学教师有380万人.如果按照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每月500元的工资,总的费用是214亿人民币。加上其它费用也就是446亿人民币。而2002年中央和地方合起来的全国财政总收入是18913亿人民币,446亿只不过占到2.3%,财政上是能够承担得起的。即使这笔费用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担,2002年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是10390亿人民币,也只占到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4.3%,也是中央政府承担得起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中央政府政策措施到位,农村义务教育收费完全可以像农业税一样,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取消义务教育费用的.
   
  建议:

    一、分清责任,规范制度。应尽快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修改《义务教育法》,或制定《义务教育投入法》,明确中央、省、地(市)、县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承担责任和比例,使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有稳定来源。


    二、分步实施,逐步推展。在具体操作上,此项工作可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分步实施,先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着手,再逐步向内陆延伸;从中西部地区启动,再向东部地区扩展;从农村小学阶段起,再扩大到初中阶段。此项工作最好从2005年秋季学期开始选点试验,有条件的先做,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做,争取三年内取得明显成效。一句话,就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承担,分步实施,不搞一刀切。 
  
    三、鉴于县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已经很大,建议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新增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担。

    四、城市低保家庭可以参照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办法同时实行。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