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5年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建言 > 教育


李有成: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

教育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关系着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的普遍关注。

    一、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在部分学校、家长中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等现象。由于升学压力,学生在校时间多被文化课占用,学校很难真正把德育放在工作第一位。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轻实践,评价学生往往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标准。而部分家长也在挤占为数不多的课余时间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不仅增加未成年人的课业负担,而且还使他们过早背上心理包袱,丧失了青少年良好道德形成的黄金时期。

    (二)学校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以及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

    学校现有的德育课程内容陈旧,与快速发展的客观世界和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存在距离,不能真正使品德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不普及,缺乏精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整体教育较多,差别教育较少,教师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的沟通,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以语言伤害、体罚等粗暴的方法进行处理。

    (三)优良的传统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减弱。不少家庭存在溺爱现象,使部分未成年人沾有骄、娇二气,心理素质脆弱,一切以个人为中心,责任意识淡漠;由于社会工作压力大,部分家长难以充分照顾子女的教育和生活,出现“空巢”现象,家长和子女无法及时沟通,难以体察子女在思想变化上的细节;部分家长不注重个人素质培养,对子女思想道德的形成起了反作用;另外,单亲家庭增加,许多单亲家庭子女因情缺失而导致性格缺陷。这些都减弱了家庭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发展的作用。

    (四)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社会环境的不良污染,严重地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由于缺乏市场准入制度和监管手段,宣扬色情暴力的传播媒介、某些成人专用品的商店和广告、以及不适宜未成年人收看的影视剧大肆泛滥,对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判断力的未成年人起着恶劣的影响,成人用品充斥市场,使部分未成年人思想、语言和行为成人化,造成部分未成年人年龄与外在表现不相称,心理与生理不相称。

    以上这些问题使得一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受到了影响,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心理障碍患病率升高的现象。而部分未成年人由于快乐天性得不到正常宣泄而沉迷网络和不健康的书籍,有些甚至走向犯罪,在河北省监狱、劳教所系统在押在教人员中,青少年违法犯罪就占到了70%。

    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机制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打造一个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系统,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广某些省市建立的社区为平台的思想教育体系的经验,加强社区、学校、家庭三者沟通,形成有效的德育教育网络。

    将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遵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还要在全社会加强宣传《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要让社会的每个成员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实施了12年,其中不但对于未成年人财产权、隐私权、对监护人如何制裁等条款没有具体规定,而且对近年来出现的网络、毒品、少年暴力等问题缺乏可操作性的规定,应及时对其进行调整补充。

    (二)净化环境,清除文化垃圾,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各宣传媒体要针对未成年人辨别力低、爱跟风的特点,坚决抵制那些未成年人思想和行为产生误导的作品,下大力气制作适合未成年人的作品。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娱乐市场的管理,把集中整顿和日常监管有效地结合起来,规范娱乐场所特别是网吧的经营管理,对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各种形式的宣传广告要严格审查,尤其要有节制、有范围的控制在经营中打“擦边球”的行为。对制作、贩卖、传播含有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的要依法予以沉重打击。

    (三)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正面思想教育的优势无可比拟,关键是要真正把德育放在工作的首位,加强对德育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注重实践教育,传统教育和主题教育;学校要关注学生各时期的心理变化,分析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对未成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增强未成年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将素质教育引向深入,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重视和加强学生良好情感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生动、寓意深刻的集体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社会公共道德素养,加强挫折、人格、人际交往、青春期、伦理道德、公民责任与义务、审美等方面的教育;在关心先进的同时,更加关注后进生,将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和交流

    加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从社会道德实际、道德建设、道德教育的需要出发,由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统筹立项研究课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开展研究,解决道德教育的理论问题,指导道德教育的实践。

    道德教育既有时代特点,又有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更有实践特点。因此,一方面应增加学术交流机会,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学术水平;另一方面,要增加专家与基层教育者以及基层教育者之间的交流。

    (五)提高家长的素质,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家长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子女的素质取决于父母的素质,为人父母要做到与子女一起成长,提高自身修养,从物质和精神上为子女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措施支持家庭教育的开展,依托社区或学校为家长建立学习交流的渠道,向家长普及未成年人心理常识和相关法律,帮助年轻家长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是独生子女的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