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5年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建言 > 教育


史贻云: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建议

教育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点工作已进行了几年,部分省(市、区)从2004年起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同时若干省区还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有力地推进了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深入,课改经费不足凸现出来。贫困地区普遍反映经费不落实,其他试验区也存在后续经费跟不上的问题(个别贫困市县政府财政没拨一分钱,全是学校、教师拿钱培训,搞课改)。

   (二) 试验工作区域间差异较大,农村是课改的难点和弱点。课程改革在县城以上的学校取得较好成效,但在广大农村学校成效不明显,不少学校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这与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条件有关。若不及时解决,会进一步拉大城乡学校间的差距,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成效。

   (三) 班额过大、教学资料和教学仪器设备缺乏,影响课程改革效果。


   (四) 培训工作存在逐级衰减现象,专业支持力量不足。

   (五) 适应新课程的制度建设缓慢,评价机制和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滞后。


   (六) 课改的领导和机构规格不高,缺乏权威性和统筹能力(有些省课改领导小组组长是教育厅厅长,市县课改领导小组组长只是教育局局长)。

   (七) 课改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社区家长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机制尚未建立。全社会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关注、支持有待加强。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 课程改革的口号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课程改革涉及面宽,是国家行为、政府行为,不能只是某个业务部门的工作,建议成立由国务院领导为组长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小组,领导、统筹、指导全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各省的组长由省长或副省长担任。

   (二) 课程改革是国家行为,政府行为,就必须保证课程改革所必需的经费。建议设立国家基础教育课改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先行试验区和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三) 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几年,要认真总结。建议由国务院牵头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表彰和推广大会,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四) 为避免出现课程改革由教育部门唱独角戏的现象,创造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了解、支持新课改的良好氛围,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新课程的宣传力度,各级政府的机关报、电视台及有关媒体要给予大力宣传,当前尤其要强调对各级领导的宣传。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