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5年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建言 > 文化出版


民进中央: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迫在眉睫

文化出版


    各位委员: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事物已不可抗拒,其广度和深度正在不断扩大延伸。事实业已证明,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多维度多形式的社会变革,既是全球合作,也是全球竞争,而更主要的是竞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已远远超出经济领域,必然影响政治领域、文化领域;有些经济领域的问题本身就是政治问题、文化问题。实际上,发达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就在或公开或隐蔽地推进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迎战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必然面对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挑战与威胁。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是我国必须应对的重大问题。

    文化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国家存在,文化建设就存在。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建国强国的永恒的主题。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应当是这一主题的最基础工作。
文化乃国脉所系。它是一个民族不同于别一民族的特别本质,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全部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是一个民族真正的“本”和“根”。文化是生存的根基,发展的有效动力。文化可以整合价值观念,规范人们行为,激励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文化具有政治、经济所不能比拟的功能和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文化对形成和激励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人们不能容忍自己国家的领土被掠夺。然而,通过文化侵略削弱一些人忠于祖国的热情,改变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样是对国家利益和主权的损害,只不过是悄无声息的损害,因此常常被人们忽视,丧失防范意识,以至于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模糊了对文化安全的认识。事实表明,民族文化的安全受到威胁,即民族的生存受到威胁,民族的凝聚力受到削弱,国家的综合国力将受到损害。

    文化、经济、政治互相联系、相互作用,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又反作用于经济,一定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又极大地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做文化安全的工作,就是做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的工作。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出版物发行领域的开放,国外强势资本必将逐步进入出版领域,狼真的来了,这将是对我国出版业的一个严峻考验。我国出版业现在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传媒集团出版集团相比,不论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还是在技术手段、发展规模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可以说我们还不是他们的对手。2002年,我国出版业图书销售收入只有460亿元左右,剔除教材部分,一般图书的销售收入只有200多亿元,就算加上没有被统计的盗版图书,最多不过300亿元左右,也就是说,真正由市场流通的图书实现的销售收入不到40亿美元。而在美国,1999年的图书市场销售额为240多亿美元,2000年为253.2亿美元。跨国出版集团贝塔斯曼一家的图书销售收入即为77亿美元。两相比较,差距是惊人的。另据国家版权局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版权贸易的输入输出比为10:1。

    如西方学者所言,电影和电视不仅仅是娱乐,也不仅仅是商业,而是一种影响力。出口电影和电视,既出口了产品挣了钱,又输出了价值观,一明一暗,可谓一举两得。据统计,美国对全球电影、电视和录像业的控制甚至超过了它对飞机制造业的控制:1993年全世界最受关注的100部影片中有88部是美国片。两家美国组织和两家欧洲组织控制了全球范围的新闻收集和新闻传播,甚至曾有西方学者提出建立全球统一的新闻编辑室。更为可怕的是这些文化载体所携带的价值观念被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无选择的接受,并对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产生误导。一代接一代,久而久之,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实践一再证实,互联网是“双刃剑”,它无国界地在网上传播各种信息。西方敌对势力把互联网作为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渠道。国内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遥相呼应,借助网站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新闻跟帖等多种方式,兜售错误思想观点,传播腐朽落后文化。无数事实表明,互联网以其特有的快捷性、开放性、隐蔽性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大量的不健康的文化消费品,甚至于有害的宣传和信息。这些垃圾信息无不影响人们的观念、道德,可以说这是一场针对人们观念的网上争夺战争。

    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文化“植入”是进行文化渗透的惯用手法。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一种相对超越于国家主权之上的经济权力正在形成,进而要以经济权力来逐步瓦解“民族国家”。

    有大量事实证明,我国的文化早已成为一些国家有意识进攻的目标。我国的文化安全已经受到不安全因素的损害。

    根据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我国国情的具体情况,建议国家:

    1.迅速建立国家文化安全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加大文化安全研究的投入力度,提高评价文化安全的理论水平,适时建立预警机制。

    2.采取有效的人们喜闻乐见的并非“一阵风”式的方法,在全社会加大文化安全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文化安全意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免疫力。

    3.将文化安全意识有效渗透到各级各类教科书中,有效渗透各级党校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文化安全意识。

    4.加大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采取有效的措施,真正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实力,全社会应当像抓经济一样抓好国家文化实力的建设与发展。

    5.国家应适时制定基本文化制度,充分利用基本文化制度的长期性、稳定性、根本性和全面性的特殊力量,引导人们的思想,指导全国的文化工作,把国家的文化实力做大做强。

    6.国家应当充分利用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有效地解决文化单位和出版单位的困难,出台优惠政策,为文化出版单位减负,支持文化出版单位和文化出版产业尽快做大做强。以最优惠的政策,鼓励各类优秀文化产品走出国门,在全世界扩大中国的影响。

    7.全社会要形成合力,加强对互联网的优化管理,使其为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发挥更好的作用。

8.事业的兴衰关键在于人才。采取有效措施,激励人才脱颖而出,激励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利用优秀的文化产品活跃社会,丰富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用中华民族精神铸起文化安全的铜墙铁壁。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