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5年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建言 > 文化出版


张帆:关于建立中国国家戏剧电子博物馆的建议

文化出版


    随著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不断进展,电影、电视、互联网等电子传播媒介急速崛起,方言逐渐消失,地方戏的生存条件愈来愈差,消亡的速度正在加快。据统计,中国目前大约有300多个剧种,许多剧种日益衰落,不少传统剧目可能丢失;随着一些老艺人去世,一些表演手法也开始失传。地方戏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学术意义,对于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和宗教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地方戏消亡所造成的损失决不亚于典籍与文物的损毁。为此,建议国家要像保护文物一样重视保护传统戏剧文化遗产,设立国家戏剧电子博物馆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国家戏剧电子博物馆必须建立在对地方戏全面普查、确认、登记、立档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建立分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录音、录像、制作光盘等现代科技手段是进行科学保护的有效措施,对于一些年事已高的老艺人要优先考虑。国家电子博物馆要做到资料齐全,可供国内外学者进行学术研究。    

    国家戏剧电子博物馆可以设立一个到几个放映厅,这些放映厅可以向国内外旅游者开放。通常,学者将地方戏称为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这对于国内外的旅游者将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国家电子戏剧博物馆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

    国家戏剧电子博物馆,可设立在北京,也可考虑选择京外的戏剧大省,例如福建。福建是南戏的发源地之一,有着1 0 0 0多年的戏剧历由,现存地方剧种3 0多种。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和芗剧(歌仔戏)被称为福建省五大剧种。此外,福建各地还活跃着泉州南音、梅林戏、北路戏和肩膀戏等十几种大大小小的剧种。福建历来重视保护地方戏剧,近年来在保护和发展地方戏剧上取得明显的成效。这些均是设立国家戏剧博物馆的有利条件。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