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启动实施,我国林业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以中央林业《决定》的颁发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标志,林业进入了以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历史转折时期,全国林业呈现出了全民动员、盛世兴林的大好局面。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全国森林覆盖率已达18.21%,全国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我国生态建设已经进入了“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相持阶段”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不确定性、反复性、艰巨性等特点。在这个阶段,除了要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外,关键就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
科学技术对加快林业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确保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二是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提高林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加快林业科技发展,加速林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最关键的是要切实加大对林业科技的投入。长期以来,我国林业科技投入基数偏低、增长缓慢,已成为制约林业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导致林业科技的发展不能适应林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据了解,目前中央财政每年给林业科技的投入约3亿元左右,约占国家对林业建设总投入的0.7%左右,占林业总产值的比重约0.05%;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人均林业科研投入仅为美国林业科技投入的7.4%。林业科技投入的长期不足,直接制约着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实验设备的更新,研究手段的改善和研究水平的提高。生态建设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难以突破,使我国在林业科技国际竞争中长期处于被动跟踪状态。因此,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已成为新时期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和夺取相持阶段攻坚战胜利的现实需求和紧迫需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根据当前林业发展对科技的迫切需求和林业科技自身的现状,建议中央财政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
1、加大林业科研投入,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加林业科技储备。结合国家和林业行业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国家“十一五”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林业建设实际,重点围绕生物技术与良种培育、森林与环境关系研究、生态网络构建与退化生态系统修复、荒漠化防治、森林防灾减灾、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生物资源高效利用、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材料、信息技术与数字林业、现代林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宏观战略与林业政策等11个领域,以六项林业科技工程为载体,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的、关键性的、具有带动性的科技项目,加速推进以林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取得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增加林业科技的有效供给和储备。
2、加强科技能力建设,提高林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一是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二是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观测站网建设;三是加强森林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四是加强林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五是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及队伍建设;六是加强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七是加强林业科技信息平台建设。
3、进一步加大林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努力提升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加大林业科技推广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要大幅度增加国家财政的投资力度,使目前每年只有3000万元林业科技推广经费的局面得到改观;另一方面就是要落实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安排不少于投资总额3%比例的科技支撑经费,并保证按时到位。应针对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急需,遴选一大批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到工程建设区内进行组装配套、系统集成,尽快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