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5年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献策 > 教育


民进中央:关于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工作的建议

教育


    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宪法赋予少数民族群众的权利。我们提倡和鼓励少数民族人民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习使用汉语文,达到民汉双语兼通的目的。汉语文的学习使用,将为少数人民族人民带来更广阔的视野,提供更多方面的发展途径,使之更好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目前,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3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有28种民族文字,多语言多文字并存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据统计,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口共6800万人,西藏和新疆有80%以上少数民族群众听不懂汉语,看不懂汉文,川、滇、青、桂、内蒙等民族地方的少数民族有40%—60%人口听不懂汉语而仍然使用着民族语言。这些状况都制约着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在考察中看到,近几年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逐步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会讲汉语在一些地方已成为脱贫致富的一个基本条件。少数民族群众已充分意识到学习汉语文对个人发展与素质提高的意义,学习汉语的热情空前高涨,在新疆的和田、喀什地区,维族群众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上汉语学校,报考内地新疆班的录取比为30:1。当前,在民族地区大力加强双语教学有着深厚、坚实的社会基础,面临着非常难得的大好机遇。

    目前,在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的最大难题就是汉语教师严重不足。在喀什36000多名教师中只有4486名汉语教师,而通过汉语等级考试的只有1857名(喀什共有中小学1476所)。汉语学校入学难问题非常突出,离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我们认为,大力加强双语教学,在政治、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语言不通直接影响着思想的交流,影响着少数民族群众对中央精神领会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少数民族群众对祖国的认同感,使敌对势力与“三股势力”的分裂渗透活动有了可乘之机甚至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边防稳固、民族团结进步造成影响。而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是民族团结、凝聚群众的一种无形而伟大的力量。大力推广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增强少数民族整体素质,加快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民族地区今后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为此,建议:

    (一)扩大内地办民族班、民族学校规模。目前已有了一批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子弟到内地所办民族班学习,但还远远不够;要更新观念,倍加关注民族地区发展,调整民族学校布局,不断扩大其规模。有条件的内地地方(县级单位以上)都可以设置民族学校与民族班,把大批少数民族同胞送到内地来上学。

    (二)加大对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力度。运用任务分配方法,由东部地区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学校,并把选派骨干教师集中在某一所学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可加大省(区)内师资对口支援工作力度,有计划地开展大中城市与贫困地区,城镇学校与农牧区学校,骨干学校与薄弱学校的教师对口支援。

    (三)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把民族地区大量的教师送到省(区)内发达地区、东部地区接受培训;可由大学校、教育学院等教育机构开展长期培训,不断培养少数民族汉语教师。

    (四)国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师范生和少数志愿者到民族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并使之系统有序从而长期坚持下去。

    此外,应进一步加大民汉合校力度,便于不同民族教师学生之间交流提高。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