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极为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情况,我们在四川省内开展了专题调研,发现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成年人的负面表率作用明显
主要体现在父母、老师等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中言行举止不文明、不遵守社会公德等,虽然上述比例不是很大,但是未成年人的思想,特别是公共道德、文明举止等方面是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步模仿、学习形成的,这不得不让人担心;老师责骂、体罚学生现象触目惊心,这个比例甚至高达70%以上,如果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是如此的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这会给这些幼小的心灵蒙上怎样的阴影?
2、在部分学校、家长中,仍旧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变味的素质教育等现象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理论层次上,学校很难真正把德育放在工作第一位;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轻实践,评价学生往往还是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标准;由于目前学习压力过重等原因,有相当多的未成年人甚至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而部分家长也在挤占为数不多的课余时间为孩子报多种的辅导班,以提高孩子素质来应对未来的择校、升学、就业等问题,使提高未成年人素质变成了应试教育的附庸。
3、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巨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众多的未成年人都将看电视作为放学以后最喜欢做的事情;80%以上的未成年人都或多或少的接触了网络,30%以上的未成年人经常甚至长期接触网络,但是上网大多数时间都是玩游戏、聊天等等,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所拥有网友的数量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同时有大约8%的高中生有过网恋的经历。
4、未成年人考试作弊现象较为普遍,缺乏诚信
在当今社会,诚信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为此我们以考试作弊对未成年人的诚信水平做了测试,结果远不能让人乐观。“你在比较重要的考试时曾经作过弊吗?”选择“没有”的只有近60%,选择“偶尔(5次以下)”的占到了37%,而且这个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5、未成年人心理状况堪忧
由于条件的限制,学校现有的德育课程内容陈旧,与飞速发展的客观世界和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存在距离,不能真正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不普及,缺乏精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纲、教材在未成年人健全的人格培养中难以发挥切实作用;整体教育较多,差别教育较少,教师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的沟通,更有甚者以语言伤害、体罚等粗暴的方法对待未成年人思想形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在遇到挫折或者麻烦的时候,选择父母、老师等成年人倾诉的分别只有27%和4%,更有30%不找人倾诉,自己承担;学校中开设有心理咨询室的不到30%,而在有心理咨询室的学校读书的学生常常去的只有12%。更有超过20%的未成年人不知道什么是心理咨询。
6、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方式、方法落后、呆板,收效甚微 思想品德课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安排、教育活动方式、计划考核上都存在不少的问题:没有将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思想品德课程设置单一;不够贴近未成年人的生活实际,过分理想化、空洞化;课程内容闭塞、缺乏弹性和选择;教材呈现方式应生硬、死板。
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1、应当将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我们必须提升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每一个成年人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逐步将缺乏诚信、金钱至上、道德败坏等丑恶现象驱逐出我们的世界,从而达到净化社会的目的,为我们的下一代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多管齐下,培育健康、具有较强责任感的媒体
建议加快媒体分级的立法进程,各地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创作出一批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影视文艺作品以满足未成年人旺盛的精神需求;在网络力量日益强大的事实面前,我们更是要建设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规律、满足时代需求、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绿色网络。
3、构建良好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
大力打击犯罪,清除黄、赌、毒、腐、暴力等不健康的文艺作品,加大对歌厅、网吧、录像厅等的综合治理;青少年爱国主义基地、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及机关、学校的文化设施都应尽可能地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积极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广泛参与的活动,以生动的体验激励未成年人昂扬向上。
4、加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把提高心理素质当成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来做。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中;配备专业素质高的心理学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和一般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举办心理讲座,开展心理辅导;办心理宣传栏,普及心理知识;社会医疗机构要增加未成年人心理咨询项目,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给予支持和配合;社会的舆论和政府部门更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看作一个地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水平的具体表现;各级政府要适当加大投入,保证心理教育工作的软硬件需要。
5、加快学校思想品德课程改革
思想品德课程应坚持以高尚的人格感召未成年人,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激励未成年人,以热情的关爱感化未成年人,以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未成年人,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陶冶未成年人;思想品德课程综合化,贴近未成年人的生活实际;改变思想品德课程的知行脱节和理想化、空泛化,改变目前重考核,轻效果的方式,要认识到道德教育是操作性、现实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切不可往往只是给学生灌输一些高深的理论概念;教材应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图文并茂、语言活泼、深入浅出等特点;在选取、编排学校思想品德课程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地域性特点,为学校和教师开发、利用当地的教材资源提供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