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门课题。教育行政部门也十分重视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如:多次发文规定学生在校活动量、规定课外作业量、不准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补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新课程改革试点;小学生分区就近入学、小学升初中采取电脑派位等办法都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一系列的措施效果是有的,但仍未得到根本的好转。去年本人分别与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学生、家长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看法:
(1)高考制度不改,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2)对学校绩效评估体系不改变,学校就不可能认真地贯彻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的有关规定。
(3)对教师的绩效评估不改变,教师就不可能认真地贯彻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的有关规定。
(4)随着高校扩招,普通高中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使得高考的激烈的竞争向下移,移到初中升高中的考试上来,使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无法减下来。
(5)区域内中、小学不均衡发展是导致竞争前移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原因。
为此对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几点建议:
(1)彻底改革高考制度。变全国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考试为分层次、分区域的考试,扩大高校招生的自主权。随着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应把高考从选拔人材的考试变为水平测试型的考试,逐步使高校做到易入难出,把选拔人材考试后移至考研。
(2)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办学,淡化重点学校。注重教育公平。
(3)改革学校和教师的绩效评估体系,引导学校和教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重过程评估的权重,加重进步幅度评估的权重。
(4)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大力发展高中阶段的教育,调整普高与职高比例,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
(5)建议宣传媒体也不要在追求升学率中推波助澜,各地“状元”大可不必过多炒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