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因经费紧缺、人员老化、知识陈旧、设备落后等原因,几乎处于涣散状态,无法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开展“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前期的禽流感等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治工作凸显,因县、乡、村三级防疫队伍不健全,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迫切要求完善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解决最基层防疫队伍建设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责任。
各级政府部门应在认真学习《动物防疫法》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使动物防疫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并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中规定的动物重大疾病实行地方行政长官负责制,并予以落实;镇级领导机构除负责本辖区内的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治领导工作外,还要对上一级领导机构负责;畜牧部门具体负责动物重大疫病的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该责任同时应纳入目标考核,实行奖惩制度。
二、健全机构。
首先是领导机构:建立健全各级(区镇村)领导机构,并配置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完善防疫机构:特别是镇村级防疫机构;配置专业人员,负责动物重大疫病的预防免疫工作及疫情预报、监测工作。
完善县(市)级动物防疫机构:县(市)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是组织实施动物防疫和动物防疫监督的法定主体,应配置技术好、数量足的骨干人员,经常性开展动物重大疫病的预报和监测工作,并制定地区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治计划和规划。
充实基层防疫队伍:统筹安排,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服务,提高和更新基层防疫队伍知识结构,提高人员素质。 三、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了什么是动物重大疫病以及动物防疫体系中各级政府和机构各自职责、公民的义务和权力,因此,应全面宣传贯彻落实,使每个公民都了解动物防疫工作的作用意义。
四、强化检疫。
首先应解决检疫工作中的认识问题。目前,在基层站中有的人还认为检疫就是收检疫费,因而检疫工作没有按技术程序进行,而我们目前开展的检疫内容还没有完全按《动物防疫法》要求对所有畜禽及其产品进行检疫,如羽毛、皮张的检疫。其次应加强对动物检疫员进行技术培训,做到不误检,不漏检。第三,完善检疫操作规程和添置检疫设施,对各类动物该检部位必须施检。如我们现在对猪检疫中,由于没有显微镜,则不能对猪的膈肌采用压片镜检查旋毛虫。第四,努力搞好动物产地检疫,实行报告制度,杜绝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同时,每年应按各种动物疫病的流行特点,分别做好大面积强制免疫工作,我们现在搞的春秋防疫工作,只针对少数疫病而没有对所有重大疫病进行统筹安排。在免疫工作中,镇政府负责宣传,组织发动,具体解决存在的问题。区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做好技术指导和免疫统筹规划。镇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具体做好动物普查和预防注射工作。
五、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
六、保证工作经费。
为有效控制动物重大疫病,只有解决了政策性投入,并且将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才能真正做到百无一漏。这是因为:第一,目前农村部分养殖户还不是很富裕,他们无力改善养殖环境,五更多的财力来处理畜禽粪便;第二,解决好防疫经费,才能足额购买生物药品及推进扑灭疫情、测毒测抗、疫情普查监测等防疫工作的开展;第三,有了政策性投入,才能弥补防疫费收取困难;第四,才能落实生物药品足额款;第五,才能保证区、镇、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健全和稳定;第六,才能保障动物重大疫病防治调节基金以防治发生动.物重大疫病的需要以及专业户抗风险的能力;第七,才能较好解决农村散养户的消毒和免疫经费;第八,才能更全面地培训防疫技术人员和养殖专业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