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5年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献策 > 三农问题


张正明:关于在农业生产中尽快停用砷制剂的建议

三农问题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自2 O世纪8 O年代初在新疆发现地砷病以来,有先后在内蒙古、山西、吉林等1 2个省(区)发现地砷病病区。……日前在太原市召开的减轻砷中毒危害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副司长肖东楼指出,我国已经成为受地砷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砷是对人类有害的重金属之一,地方性砷中毒是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居民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摄入过多的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着色、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的慢性中毒。据2 0 0 2年的调查报告结果:我国地方性砷中毒主要分布在10个省(区)、3 2个县(市)、1 1 8 9个自然村,影响人口 2 6 7万多人,已经患病者8 6 7 6人。

    为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我国曾经推广过使用砷制剂,如砷酸铅、福美肿等。但随着用量的增加,砷的危害问题日渐突显,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对此采取了一些措施,限制砷制剂的使用,一些省份近年已正式发布文件,在果、菜等农药作物上,严禁使用砷制剂。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收效甚微,重要原因之一是有关部门决心不大,表现在至今还在批准生产砷制剂的厂家建厂生产,对一些改头换面的种制剂产品视而不见,见而不管。对砷制剂的危害性宣传不够,对其作用却无根据的扩大宣传,甚至以什么无机砷、有机砷来混淆视听,误导农民使用。

    因此,控制种树土壤污染,对控制地砷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据有关部门研究测定:果园中连续两年使用砷制剂,土壤中有机砷含量为1 4.3PPM,无机砷1 7.0 2 PPM,总砷3 1.3 2 PPM,比不用砷制剂的果园高出3.8倍。从试验结果看:砷制剂对病害虽有防效,但随着农药工业的发展,优于砷制剂的产品正在陆续投放市场,根据我国果树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当前农药生产现状,取代砷制剂的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而且不会增加农民负担,为此建议:

    一、大力宣传停用和取代砷制剂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苹果产区,地砷病危害严重的地区,更要重视这项工作。

    二、研究证明,河北双吉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施纳宁"不论从效果上还是从防治对象范围上看,经济核算以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上都具备了取代种制剂的条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力量示范并加以推广。

    三、要积极引导现有的砷制剂厂家进行转产,用现有设备、科技人才,积极组织力量研究、攻关新的农产品,并发展和生产无公害的农药。

    四、有关部门严格审查手续,根据农药生产应用现状,制订限产、停产砷制剂的规划,从源头上防止砷污染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五、限制砷制剂的产品宣传推广工作,尤其要制止其不符实际的扩大宣传,防止出现误导农民消费者的现象。

    六、科学引导当前砷制剂的使用,尽可能降低砷制剂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