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尽快传播到农民手里,以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保障农业发展。但调研显示,我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问题比较严重 ,主要是:
一、农技推广投资严重不足。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 政府财政对农技推广投资的增长力度明显不够,财政支农资金中用于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比例在下降。目前的技术推广队伍只有13%的专业站既养兵又打仗,87%的专业站有兵打不了仗,40%以上的专业站没有足够的钱去养兵。
二、机构设置不合理,关系不顺。据调研,我省各县的乡镇农业推广机构改革基本是事业单位合并成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即推广站与农机站、水产站、畜牧站、水利站、林业站等事业站合并。这种合并设置的方法,实际上是把乡镇农技站解体。乡镇推广综合服务站不复存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乡一级出现断层,改革和新成立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必须接受县农业、农机、水利、水产、畜牧、林业等多部门的业务指导,工作中出现关系不顺,工作难以协调。 三、农业推广体系不健全、运行机制不灵活,难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目前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仅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纵向直线模式,其运行机制仍然是利用行政手段来开展工作。政府推广体系和运作机制未能使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之间发生普遍的直接的经济联系,造成农业科技人员与生产脱节,与农民需求脱节,使得农技推广体系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最终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增加农业推广资金投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农技推广资金投入,逐步实现推广手段的现代化,改善和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
二、将推广机构的职能从机关中分离出来,引入竞争机制,使推广机构向中介服务组织转变。将农技推广服务职能从农业行政机关中分离出来,建成独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中介服务组织。其基本职能是对农业知识、信息、技术、成果进行市场化的扩散、交流与配置,为行政机关决策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技术诊断,并提出应对办法或做出技术仲裁。其经营按照市场经济法则运作,以竞争促进步,培育和发展农技推广服务企业。
三、创新农技推广方式。从目前看,“面上培训咨询、点上样板示范”将是今后的主要推广方式。面上培训咨询,就是到村里办培训班,然后现场答疑,接受农民咨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推广新技术,利用电话(农技110)、网络等形式接受农民咨询。点上样板示范,就是在示范场、在基地、在种植业大户办新技术样板,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同时,要发挥各种涉农企业、民间科技组织的推广作用。
四、强化农技推广体系的示范作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创办科技示范园区,展示名优品种、高效生产模式,通过其示范作用,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使已有的农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