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5年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献策 > 三农问题


张自立:关于实施“兴村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的建议

三农问题



    进入新世纪,为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加速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辽宁、河北、黑龙江、河南等省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和措施,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大学生乡土人才,教育部也正在全国百个试点县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安徽省教育厅于2004年下半年在其对口帮扶的国家级贫困县--长丰县开展了单独招生、培养农村乡村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因此,为广大农村量身定做懂政策、会技术、善管理、能经营的专门人才,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为此建议国家适时组织实施“兴村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

    发展农村教育,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要求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大胆破除束缚农村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障碍,在办学体制、运行机制、教育结构和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要通过改革试验,推出一批有效服务“三农”的办学新典型,创造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教育规律、具有农村特色的教育新经验。

    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专门人才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据调查,仅安徽省就有农村行政村级单位2.5万余个,而在村一级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生产、管理、经营和开发等技术人员则寥寥无几。因此,为农村专门培养自己的较高素质适用人才成为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

    建议:

    1、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在我国适时组织实施“兴村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努力为广大农村培养具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掌握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能够指导和带动群众致富,“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以期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2、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和长远战略高度,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认识农村人力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方面是上下联动,积极安排、筹措专项资金,部署落实“兴村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另一方面,动员有关高校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坚持为“三农”服务方向,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制定全面实施“兴村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的规划和方案,按照分期分批、逐步扩大和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渐次推进“兴村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可在贫困县率先开展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全面推开。从2005年开始,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农村高中阶段应历届毕业生进行定向培养,争取在5—6年时间内基本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的目标。

    4、有关高校按照农村的实际需要,结合各地农业区划和产业结构布局特征,设置种植业类、养殖业类、农机具及农产品加工类、多种经营类等农业生产经营急需的专业。同时,根据需求,开设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市场营销、信息技术应用、实用生物技术、法律、金融等现代农业和农村经营管理与技术专业。招生工作实行组织推荐和报名考试相结合,由村、乡(镇)公开推荐,经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人事部门)审查同意,以省为单位,单独命题、组织考试,择优录取。办学形式以高等职业技术专科教育为主,学习年限2年,实行弹性学制,农忙时回乡务农,农闲时集中教学。学生在校期间,不转户口,身份不变。

    5、实施“兴村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是一项教育创新,必须由政府、高校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各地要成立一个有地方领导组成的“兴村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领导小组,组织部、发改委、人事厅(局)、财政厅(局)、教育厅(局)、农委(局)、扶贫办等参加,密切配合,建立和实行一个有效运行的工作机制。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