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6年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建言 > 文化出版


曹维新:关于解决宁夏文物保护维修问题的建议

文化出版


    吴忠董府和银川玉皇阁,是既具地方特色,又有很高历史艺术价值的建筑,同时也是需要紧急维修保护的古建筑。

    董府,位于宁夏吴忠市区西17公里处,系清末著名将领董福祥的私人住宅,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开工建设,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竣工。董福祥(1839—1908年),字星五,汉族,清甘肃固原人(今属宁夏人),因平定回民起义和收复新疆有功先后任阿克苏总兵、喀什噶尔提督、甘肃提督,授尚书衔、太子少保荣衔。1900年奉调入京,任武卫后军统领,率甘军抗击八国联军,得罪洋人,清廷将其放归故里,为安置家人,修建了“董宫保府”,此即今日之董府。

    董府总体建筑占地面积34650平方米,由主体建筑、府墙、府郭、护府河组成,其中主体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董府布局严谨、工艺考究,充满府院住宅的浓厚气息,其建筑风格极具南方水乡特征,是较具代表性的明清四合院式建筑,也是我区乃至西北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晚清建筑群。董府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申报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年久失修,造成府墙坍塌,柱梁歪斜,油漆剥落,木雕残缺,砖瓦毁损,府内排水不畅,整个建筑下沉,急需进行整体保护维修。完成整个府院测绘、维修约需经费550万元。

  银川玉皇阁,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整个建筑建在长28、宽25、高9米的砖砌土台上。台座下部正中,辟有一拱形过洞,可通车与行人。台座上主体建筑,是高大雄伟的两层重檐九脊歇山顶大殿,四周围以朱漆栏杆,任人凭栏远眺。大殿两侧为重檐飞脊的两层亭式钟鼓楼。整座建筑高耸巍峨,玲珑别致。清康熙、乾隆年间,宁夏先后发生强烈地震,该建筑塌毁。乾隆以后,重修此楼,内置玉帝,遂称其为玉皇阁,阁中塑像被毁。玉皇阁是银川市的重要古建筑,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由于年久失修,地基下沉,台基下部酥碱,主体建筑倾斜,梁柱腐朽,彩绘剥落,需要进行落架维修。完成此项维修工程约需经费380万元。

    以上两处古建筑维修保护约需经费930万元,自治区财政困难,恳请国家有关部门支持解决。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