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睡眠状况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约有2/3的小学生和3/4的初中生睡眠严重不足。其中,66.6%的小学生,77.1%的中学生睡眠时间达不到标准;48.2%的中小学生感觉睡眠不足;23.5%的中小学生晚上很难入睡,睡眠质量欠佳。(2005年2月25日《科技日报》)
虽然现在社会大力提倡“减负”,但是父母们望子成龙和学校要提高升学率,都直接导致了青少年的课业负担还是太重,一个学生每天要做几个小时的家庭作业,不得不占用睡眠时间。据一项调查显示:67.2%的城市小学一、二、三年级学生每天写作业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30分钟;小学四、五、六年级中36.8%写作业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60分钟;20.6%的城市初中生每天写作业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1.5小时。同时,这些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也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青少年中近80%的睡眠问题是由于心理疾病引起的,学业上的各种紧张、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都是引起睡眠不足的重要原因。
睡眠不足给中小学生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功能,对身体和智力的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睡眠不足导致精神不能集中,记忆力、注意力及理解力衰退,学习效率低下,还会影响青少年的机敏度;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导致内分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理异常等,如心慌、胃肠功能紊乱、血压波动、晕厥、情绪不稳、焦躁、心烦意乱等表现,这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生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的生长主要在睡眠时完成,深夜22时至1时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如果错过这段深度睡眠的时间,细胞的新陈代谢将受到影响。对正处于身心都在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睡眠不足,正在不可修复地透支他们的青春和健康。国外一家研究机构多年的跟踪调查同时表明:孩子的睡眠与他们的智力发展紧密相关,那些每晚睡眠少于8小时的孩子,有61%学习跟不上,39%成绩平平。而每晚睡眠在10小时左右的孩子,只有13%学习落后,76%成绩中等,11%成绩优良。
睡不好就是不健康,缺乏良好的睡眠就缺乏激情――学习和工作的激情、创造的激情、生活的激情,因此睡眠不足将影响一生。 建议:
1.让全社会重视青少年的睡眠问题。应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中小学生的合理作息和睡眠时间,建议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中增加相关内容,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并用法来约束教学负担过重,学生身心健康受影响的问题。让中小学生在法律规定的作息时间中得以健康正常地生活和成长。
2.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从保护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出发,保证中小学生睡眠时间的舆论氛围。要求教育部门切实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如在学校早上上主科,下午在校写作业或预习功课,不能留作业回家做,晚上可以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如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学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晚上10点休息,保证青少年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让他们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3.家长和老师也应该掌握一些睡眠健康知识,通过宣传,让青少年和全社会都意识到睡眠的重要性,并对青少年的生活习惯进行监督。培养青少年乐观向上的心态,以健康的心理、平和的心态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待学习和工作。
4.平时,一定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减少患病的机会。身体好,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学习。青少年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国家要从提高民族素质、保证民族发展的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中小学生的睡眠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还有待于全社会共同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