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对湖北省的长阳、五峰、英山、京山等县进行调研。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由于打工家庭的“留守儿童” 增多,加上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后大量撤并校的原因,湖北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发展较快。农村贫困地区、山区大力举办寄宿制学校的积极意义明显:它有利于农村贫困地区、山区义务教育的长足发展,减少辍学率、流失率,巩固义务教育的现有成果:有利于学校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教育和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从而有助于孩子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是,调研中我们也看到在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由于湖北山区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为此我们建议:
必须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经费投入。国家在对义务教育投入时应该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纳入整体规划中,进行单项资金预算,列入中来转移中我们虽然看到农村、山区寄宿制学校呈蓬勃发展之势,但这些寄宿制学校条件是很差的,住房简陋,或阴暗潮湿,或狭窄拥挤,有的学校的宿舍或食堂便是学校的危房改选而成,与宽敞明亮的教室(一般为楼房)形成鲜明的对比。还有的寄宿制学校实际上是“五无”学校无食堂、无餐厅、无餐桌、无浴室洗澡,甚至无锅炉提供开水和洗澡热水,再如有些山区的高寒地带的学校冬天无烤火设施,加上近年燃料(主要是煤)成倍涨价,这都给寄宿制学校的正常运转带来严重的问题。
国家应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纳入义务教育的规范要求之中,并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山区衽专项补贴。教育部应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制定全国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规范。在学校的校园校舍建设规范、教育教学设施配备上不应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别。同时,为缩小目前业已形成的城乡及地区差距,中央及省级财政应视不同地区情况制定规划对农村贫困地区、山区的寄宿学校予以特殊支持,并将此列入“十一五”规划中逐步加以落实解决。对寄宿制学校的相应设备条件和人员也应纳入规范化的监督和评估体系中来,制定相应标准,加强督促检查,以使寄宿学生的学习、卫生、营养都得到切实保障,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尽快解决寄宿制学校保育员的定编配置,并尽量配齐其它相关服务人员。我省自2001年起基础教育实行控编定编以来,寄宿制学校的保育编制不在学校进编之列,以至于许多学校无法配备专职的保育员,保育员的工作只是由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兼任。这种局面继续下去, 自然是不利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健康发展的。因此,我们建议,国家应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放开保育员的编制限定,将保育员编制单列下放,不列入学校整体的生师比计算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