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以高考制度为代表的传统考试评价体系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束缚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已逐步进行高考制度改幸,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改革的渐进性和改革的力度不够,“应试教育”特别是高考制度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依然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倾向并未减弱,“一卷定终身”的选拔制度未能改变,为此,我们提出“进一步加快高考制度改革步伐”的建议。 现阶段,应按照“三步、一化、两分离”的改革思路,逐步建立起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为主,多元化考试评价与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政府宏观指导调控,高校自主招生、自我约束,社会有效监督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即高考改革分三步走,第一步推进高考从统一走向多样化;第二步推进考教分离;第三步推进考招分离。
第一步从统一走向多样化:一是组织形式多样化。从全国统一命题到分省命题。即按照国家统一的考试大纲,由省上自主命题。二是考试内容逐步多样化,以体现特色和差异。三是考试层次多样化。即按照高校的性质、层次和要求组织多层次考试。目前,可将高职高专与本科考试分开,组织两次考试。四是考试时间多样化。全国统一考试,由一年一次,变为一年两次或多次;在统考之后各高校可以按照自己的办学特色组织主观性试题考试,与统考成绩一并作为录取的依据,这样才可以有效遏制高考舞弊现象。
第二步考教分离。目前,高中组织和参与高考,加剧了学校间的攀比竞争,给应试教育扒波助澜。应逐步将高考改为在高中阶段学生毕业离校后进行,推行高考报名社会化,学生可以凭本人综合素质鉴定、成长记录等有效资料自主在当地县区招生部门报名参加考试。
第三步考招分离。现在的高考制度是招考合一,高校主要依据高考成绩统一录取新生。将来在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基础条件下(诚信、道德水平的提高等),可以逐步实行招考分离,扩大高校招生的自主权。高校自行决定录取模式,如将学生的高考分数、高中成绩、高校自行组织考试成绩,以及社会活动、公益义工等品德行为表现和成长记录等综合起来决定是否录取。
以上建议,供国家教育部研究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