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6年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心声


朱永新:春天的约会(16)----常委会听到的“声音”



  3月12日,晴。
 
  晨6点30分起,上网写博客,回教育在线的家园,与夫人通话,非常温馨。
 
  上午继续小组讨论,主题内容是关于政协工作的问题。大家对于提高政协工作的效率,加强提案办理的质量,以及民进自身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我在发言中就节约开两会的问题谈了意见。在今年江苏省的政协会议上,我就提出了这个建议。如会议的各种文字材料能否上网?能否用光盘取代现在的文件?关于代表与委员的知情权的问题,现在许多材料的公开、透明的程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因为没有对于材料的全面把握,要有效地参政议政,也是非常困难的。同时,我提出应该用比较多的时间审议和讨论政府的财政预算,纳税人的钱怎么花?这应该是全国人大和政协重点讨论的问题。
 
  会议期间,采访的记者仍然很多。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记者李波一早就守在会议室门口等候了,他带来了一份辽宁营口市老教师的来信,希望能够解决拖欠十年工资的问题。去年,他们参加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题报道,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同时,他们还接到了其他地区的类似问题的反映。我马上把他们的问题反映给辽宁省政协的贺主席,希望她能够关心。一方面,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让我非常感动;另一方面,教师们的遭遇又让我非常难过。我表示,一定要认真反映这个社情民意,并且关注到底。《中国改革报》的王军善先生和《新京报》的申剑丽小姐、《教育与职业》的编辑李士伟先生也进行了有关教育方面的采访。
 
  中午吃饭的时候,遇到了1969年从台湾开飞机到大陆的黄天明先生。黄先生告诉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满军队的等级森严。国家给了他许多荣誉,已经是连续五届的政协委员。他的酒量非常大,每一次要三两以上的白酒。政协会员的名人非常多,如果是有心人,可以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认识他们。 
 
  下午三点,在全国政协礼堂参加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贾庆林主席亲自主持了会议。首先听取了郑万通做的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情况的综合汇报,接着先后通过了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关于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政治决议以及有关的人事安排名单。
 
  郑万通秘书长特别介绍了委员们关心的主要问题: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认为应该给农民“多予”、“少取”,要从可持续发展和三农承载的文化与社会责任来考虑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二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认为要企业为主体而不是政府为主体,管理创新非常重要,要鼓励异想天开;要克服三是推进经济改革,认为要警惕重复建设,防止部门利益妨碍改革,要鼓励民间资本真正进入垄断领域,要注意金融安全的问题;四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认为要增加普通劳动者的收入,问题不是富人太富而是穷人太穷,主张教育才是改变穷人命运的关键;五是保护资源环境,要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品质甚至是一种时尚,建议抛弃要温饱不要环保的想法;六是加快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委员们呼吁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树立法制与制度的权威;七是重视公共安全,认为安全就是民生,要倡导安全发展,不能牺牲安全求发展,要坚强群众安全培训,对于食品安全、煤矿安全等问题非常关心;八是促进教育公平,委员们认为教育是最有效的扶贫,要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城建设、高考录取的本地化、中小学的高收费等问题提出了意见;九是完善医疗体制改革,认为要化解医院的财务风险,不能把医疗结构商业化,防止卖药的人比吃药的人多;十是搞好文化建设,委员们高度评价胡锦涛总书记在政协会议提出的“八荣八耻”,主张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注意扩大文化的对外交流。
 
  郑秘书长的介绍是今天常委会的亮点,基本全面反映了大家关心的问题。中央电视台曾经有一个反映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的《声音》,由敬一丹主持,我参加参加过几次现场的访谈。今天的常委会,我又听到了委员们的“声音”,这些声音,其实也代表着真正的民意,因为,我们都来自民间。
 
  晚上与几个朋友见面,与宋庆龄基金会的同志研究帮助西部农村培养女教师的问题,就有关的合作方案进行了讨论。看来,无论是我们的新教育实验还是我们的教育在线网站,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主动与我们合作的机构与团队也越来越多,我们不再“孤独”。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